新華網
莆田獲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莆田獲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23-10-11 11:05:15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1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將莆田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至此,莆田市自2018年啟動的名城申報之旅圓滿到站,成為全國第142座、我省第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此前,我省的泉州市、福州市、漳州市和長汀縣先後獲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莆田古稱“興化”“莆陽”,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自南朝置縣以來,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建制史,是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也是我國農耕治海文明的代表和明清時期海防體係的重要陣地,歷史積淀悠久綿長。

  負山襟海、“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造就了莆仙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積淀了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遺存,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跡、星羅棋布的古鎮古村、傳統多元的歷史街區、活態傳承的非遺文化,成為莆田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優勢和有力支撐。

  據介紹,莆田山水營城與傳統禮制共融的古城選址格局及興化平原逐水而居的洋田聚落體係,共同構成了莆田“城原一體”的獨特名城特色,形成了特有的“山—城—田—海”理想田園都市空間格局。

  統計顯示,莆田市現有不可移動文物149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2處,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3個、中國傳統村落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5個、省級傳統村落21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片,已公布歷史建築599處、傳統風貌建築1249處。

  莆田市還擁有以媽祖信俗、莆田木雕、莆仙戲為代表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404項,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1項、國家級10項。

  近年來,莆田市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持續加大名城保護力度。

  據了解,莆田市成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委員會,建立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構建“五方”聯動工作機制,不斷擴充莆田市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

  為護航名城建設,莆田市頒布實施《莆田市湄洲島保護管理條例》《莆田市城市生態綠心保護條例》,提升湄洲島作為媽祖文化核心傳承地和城市綠心作為興化平原農耕治海文明重要遺存的保護水準。尤其注重在城市更新中防止歷史文化遺産遭到破壞,制定出臺一係列政策舉措。同時,《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納入2023年度立法計劃調研項目。

  此外,為進一步保護城市歷史文脈,促進莆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莆田市還採取了多項舉措:

  ——設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資金,並納入市級財政預算,近五年累計投入名城保護有關資金逾5.5億元。積極爭取上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4762萬元,發動民間力量自籌文物保護資金8000多萬元。

  ——部署全域全要素普查認定。建立《莆田市城鄉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穩步推進木蘭溪流域考古調查研究工作,搭建莆田市歷史文化遺産資源管理電子系統平臺,基本形成全市歷史文化遺産“一張圖”。

  ——積極探索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和諧共生關係。打造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和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2021年起,利用福建省傳統村落建築海峽租養平臺,已完成近30個村莊的相關建築上線。

  ——堅持文旅融合。莆田市委、市政府部署“莆陽開春、開河、開街、開村”活動,以“水上巴士”串聯65平方公里的興化平原城市生態綠心和142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區,將文旅經濟、生態保護、文化發掘、鄉村振興等有機結合。(記者 陳尹荔 林霞)

[責任編輯: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