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9月25日電 作為我國技能人才領域的頂級盛會,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於今年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為深度挖掘大賽價值、傳遞技能人才成長正能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攜手新華網重磅推出系列高端訪談節目《豫見國賽話技能》。在第四期“新職業、新技能、新前程”主題節目中,黑龍江省設計集團創意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省級冰雪雕刻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李蛟龍分享了他作為年輕一代冰雪人的心路歷程。

“每次被問到‘年輕’這個話題,我心裏都藏着兩層感受:一是慶幸生在了好時代,二是清楚這背後藏着沉甸甸的責任。”李蛟龍開門見山地説道。這位年輕的技能大師來自一個三代從事冰雪技藝的家族,對冰雪藝術有着獨特的情感與理解。
李蛟龍的父親是國內最早一批冰雪雕塑藝術家,受父親和老一輩冰雪人對冰雪文化技藝的熱愛和對卓越工匠精神執着的追求的影響,李蛟龍立志要傳承好古法技藝,在龍江這片沃土上深耕冰雪藝術,讓龍江獨有的冰雪魅力發揚光大。2023年,李蛟龍榮獲黑龍江省人社廳評選的“龍江技術能手”“黑龍江省高層次人才”等榮譽稱號。
“爺爺那輩,大家提起他們只會説是‘做冰燈的’,手藝是謀生的營生;到了父親這代,才有了‘冰雕藝人’的稱呼,能靠手藝在小圈子裏被認可,卻還是難跳出季節性的局限。”對比今昔,他感慨道:“而我們這代人太幸運了,趕上了國家和省裏大力發展冰雪産業的浪潮,冰雪人不再是小眾手藝人,不僅能納入省級人才梯隊,還能領辦大師工作室,有機會把這門手藝做成能傳承、能發展的事業,這份機遇是前輩們當年想都不敢想的。”
在李蛟龍看來,近年來冰雪旅游的火爆出圈並非偶然。“我總覺得,冰雪的火爆出圈從來不是‘突然走紅’,而是一輩輩冰雪人在寒風裏熬出來、用一輩子堅守攢出來的。”
他回憶着印象中的冰雪技藝。“爺爺他們用雙手把冰燈從正月十五‘家門口的玩意兒’做成街頭風景,父親他們用經驗把冰雕從‘簡單造型’雕刻成藝術品。正是這些鋪墊,才讓我們有底氣在新時代把冰雪技藝發揚出去。”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李蛟龍展現出強烈的創新意識,“對我來説,學新技能、搞新突破從來不是‘錦上添花’,而是要讓這門傳承了上百年的手藝能在我們手裏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2024年,他牽頭研發了一條冰燈籠專屬生産線,這是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融合的典範。“我們自主研發的這套生産線,核心目標就是用新工藝讓傳統冰燈‘活’在當下。”李蛟龍介紹道,“從冰坯切割的精準度把控,到燈籠主體的車銑塑形,再到裝飾紋樣的快速雕刻工藝突破,我們把傳統冰燈籠製作中‘靠經驗、耗時長、難複製、性價比低’的痛點一一破解。”
李蛟龍用具體數據説明了技術創新帶來的巨大變化:“過去純手工做一盞精緻冰燈籠,老冰雕師傅得耗上1天時間,現在通過這條生産線,不僅能保證每盞冰燈籠的品質、紋樣、造型,還能實現規模化生産。”
但他強調,技術創新的目的不是為了取代傳統,而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説到底,我們做的從來不是顛覆傳統,而是用新技術、新思維給傳統手藝‘搭梯子’,既保留着老輩人傳下來的文化韻味,又能跟上現在人的生活需求。”
對於冰雪技藝的未來,李蛟龍充滿信心“讓更多人能摸到、看到、喜歡上這門手藝,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到這個行業中,這樣‘冰雪事業’才能真正一直走下去。”
黑龍江是冰雪行業的龍頭,傳承冰雪歷史底蘊、弘揚冰雪文化精神,是新時代冰雪人不變的初心使命。李蛟龍作為這一使命的踐行者,將和眾多龍江冰雪人一道赤誠追夢,以技能之光點亮冰雪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