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 作為我國技能人才領域的頂級盛會,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於今年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大賽不僅是展示全國技能精英風采的頂級平台,更是推動技能強國建設、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抓手。為深度挖掘大賽價值、傳遞技能人才成長正能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攜手新華網重磅推出系列高端訪談節目《豫見國賽話技能》。本期節目中,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賽項冠軍、北京市工藝美術技師學院珠寶專業青年教師張宇鵬,分享了自己從技能學習者到世界冠軍,再到技能傳承者的成長歷程,傳遞出技能路上“堅持”與“匠心”的力量。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我是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冠軍,現在是北京市工藝美術技師學院珠寶專業的一名青年教師。”張宇鵬在訪談中這樣介紹自己,談及自己走上技能之路的經歷,他坦言,這條路上沒有“捷徑”,唯有“堅持”二字貫穿始終。
“從17歲入校學習珠寶加工那天起,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專業,也決心在這個領域活出不一樣的自己。”為了站上世界技能大賽這一全球技能領域的頂級舞&,張宇鵬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他回憶説,自己前前後後足足花費5年時間,累計18000多個小時都在實訓室裏度過。在他看來,每一次比賽都是“查漏補缺”的寶貴機會:市賽失利,就有針對性地苦練繪圖精度;國賽遭遇瓶頸,便和老師一起拆解技術難點,逐個突破。
即便是在實力領先的階段,張宇鵬依舊保持着自律與較真。“到了世賽選拔賽的時候,我比第二名高出6分,可沒人知道,為了這6分的優勢,我在集訓期間每天都在和自己‘較勁’。”他説,別人每天練習8小時,自己就堅持練10小時;別人覺得“差不多”的工藝,自己非要做到“零誤差”,在每一個細節上反復打磨、追求極致。
談及去年在法國里昂舉辦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賽場,張宇鵬至今記憶猶新。“在里昂世賽的賽場上,我什麼都沒想,眼裏只有手裏的珠寶,心裏只有一個念頭:‘我不能輸,我要為中國爭光!’”憑藉着這份堅定的信念和紮實的技能積累,他成功解決了比賽中遇到的難題,順利完成作品。“當裁判宣布我獲得冠軍,當五星紅旗在賽場上升起,當國歌在耳邊奏響時,我才真正明白,那些日復一日的堅持、那些咬牙扛過的困難,都值了。”話語間,他滿是付出得到回報的欣慰與自豪。
如今,頭頂“冠軍”的光環,張宇鵬清醒地認識到,這不是技能之路的終點,而是傳承技能、培育新人的新起點。回到北京市工藝美術技師學院後,他不僅成為一名珠寶專業教師,還擔任世賽基地教練,全身心投入到新一屆國家隊選手的培養工作中。
在教學與訓練中,張宇鵬常常將自己的經歷與感悟分享給學生和隊員:“技能這條路,可能會很苦、很枯燥,會遇到很多挫折,但只要你不放棄,只要你願意為了一個細節反復打磨,就一定能看到屬於自己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