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國賽話技能 | 宋春楊:以賽為媒 驅動産教深度融合與專業迭代升級-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0 09:39:05
來源:新華網

豫見國賽話技能 | 宋春楊:以賽為媒 驅動産教深度融合與專業迭代升級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 作為我國技能人才領域的頂級盛會,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將於今年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大賽不僅是展示全國技能精英風采的頂級平台,更是推動技能強國建設、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抓手。為深度挖掘大賽價值、傳遞技能人才成長正能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攜手新華網重磅推出系列高端訪談節目《豫見國賽話技能》。首期節目聚焦“搭建技能人才成長‘新賽道’”主題,邀請賽事組織者、行業專家、院校負責人等重磅嘉賓,圍繞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職業發展路徑拓寬、産教融合深度推進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

北京電子信息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宋春楊在訪談中&&,技能大賽為學院搭建了與産業深度融合的平台,是推動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就業服務的重要抓手,在為學院服務首都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北京電子信息産業和城市副中心唯一的技工院校,北京電子信息技師學院通過牽頭組織各級技能賽事,在“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中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的技能人才培養路徑。

北京電子信息技師學院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是第45屆、46屆、47屆世界技能大賽電子技術、製冷與空調、網絡安全中國集訓基地。宋春楊介紹,學院參與職業技能大賽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牽頭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行業賽事,二是牽頭北京市級賽事,三是牽頭組織北京市代表隊參加全國技能大賽。

“分階段牽頭組織各級賽事,主要在以賽促專業建設方面收穫很大。”她以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為例,2012年學院承辦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電子設備裝接調試類賽事後,通過大賽聚集了相關領域企業資源,學院由此將原有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延伸為電子技術應用(航天電子方向)。“目前該專業已成為北京市技工院校超過千人規模的最大單一專業之一,是學生和家長報名火爆的專業。”宋春楊説。

賽事不僅推動了傳統專業升級,更催生了新興專業。宋春楊提到,學院在牽頭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國賽新職業“集成電路技術應用”項目北京市選拔、備戰國賽以及國賽執裁過程中,特別組建了教師教練組,並與燕東微電子等企業深度交流,了解到了集成電路企業卡脖子集訓緊缺技能崗位人員的能力要求,同時在國賽期間與兄弟省市裁判員共同交流各地情況,堅定了開辦新興專業的信心。“我們立即申報獲批北京市技工院校集成電路技術應用專業,並獲得通過。我校是北京市目前唯一開辦此專業的技工院校,並與北方華創、燕東微電子共建‘北京電控集成電路智能製造工程師學院’,從産業實際需求出發,精準分析崗位能力模型,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除此之外,學院通過大賽實現了“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無縫對接,持續增強專業與産業之間的契合度。以集成電路專業為例,學院將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項目,把世賽標準、職業素養和企業文化融入育人全程,與企業共同開發教學資源、共建實訓基地,共同開發了20余門核心課程標準及配套教學資源,共建了5個産學研一體化的實訓基地,構建“崗位匹配型”課程體系。“我們牽頭全國6省8所技工院校開發完成集成電路封裝、設計、裝調、測試4類企業技能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目前已通過人社部審核,作為全國技工院校開辦專業指導標準。”

“對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説,從‘校園學習’到‘賽場競技’再到‘企業就業’的通道,是一條通過技能實現優質就業的成才之路。”宋春楊介紹,學院通過三項舉措打通“學習-競賽-就業”鏈條:一是選拔最高培養層級的學制技師班學生參賽,確保選手具備紮實專業功底;二是將競賽內容融入教學單元,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例如職業技能競賽的成績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挂鉤;三是對技能競賽獲獎的畢業生優先錄用,對企業內部職工推動技術技能崗位職工全員參與職業技能競賽,並配套多項激勵措施。

學院借助技能大賽,通過新興産業相關賽項轉化專業建設方向、提升技能人才培養水平的成熟案例還有很多。宋春楊舉例道,學院獲批第46屆、47屆世賽網絡安全中國集訓基地,對標世賽標準,開辦的網絡安全專業升級獲批為學制技師專業,延伸新申報獲批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新專業;學院承辦賽參加的國賽新職業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加速學院物聯網技術專業獨立招生。“通過技能大賽,我們深化了校企協同、賽教融合,為新興産業‘新賽道’貯備和輸送了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好’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宋春楊説。

【糾錯】 【責任編輯:岳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