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 日前,山東農業大學學工處副處長宋偉做客新華網2025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學校2025年本科招生與人才培養亮點。

Q1:請您簡要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
我用兩個詞來概括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
一是“底蘊深厚”:山東農業大學坐落在泰山腳下,始建於1906年,至今有119年辦學歷史。學校是農業農村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東省高水平大學“衝一流”建設高校,是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目前,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融農、理、工、管、經、文、法、藝、教等於一體的多科性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生教育到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建校以來,學校培養了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振聲等15位院士為傑出代表的40多萬優秀畢業生,體現了厚重底蘊和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
二是“歷久彌新”:2020年12月,山東農業大學被評為山東省“衝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11月,學校2個學科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811”項目,其中,作物學學科作為最優先支持“衝一流”建設的A類潛力學科,園藝學學科作為B類潛力學科獲得重點支持。2024年9月,山東省&&《關於支持山東農業大學加快一流學科建設的意見》,學校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走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學校積極搭建重大平台,建有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平台93個。
近年來,學校不斷培育出重大原創成果,在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學校牽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學校科技創新成果持續突破,“三大獎”獲獎數量位居全國涉農高校首位。
作為農業高校,學校為服務山東省現代農業産業迭代升級、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了山農貢獻。學校獲評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山東省鄉村振興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等稱號。
Q2:學校目前有哪些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
山東農業大學學科門類眾多、學科優勢突出,涵蓋農、理、工、管、經、文、法、藝、教9大學科門類。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1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目前學校有1個A類學科、8個B類學科,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率先實現了山東省屬高校A類學科零的突破;還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學科,21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學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植物與動物科學學科、農業科學學科2個學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特色優勢專業眾多,目前學校招生專業大體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傳統優勢專業。如農學、植物保護、園藝、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種子科學與工程等。這些專業都是國家一流專業,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具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第二類,在傳統優勢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特色專業。如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生物科學類、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這些專業大多是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具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有的還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實力都非常強。
第三類,圍繞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建設的強勢專業。如擁有山東省首個管理類博士點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有全國首批大數據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等工學專業,數學、化學等理學專業;還有法學、行政管理、英語等文學法學類專業。
第四類,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新農科人才培養要求開設的交叉融合專業。如智慧農業、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科學、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等專業。
Q3:貴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和培養項目?
學校構建了培養靈活、評價多元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是創新拔尖研究型人才培養。學校啟動拔尖人才培養計劃,今年有5個專業進行拔尖培養。其中生物育種科學(拔尖創新班)、智慧農業(拔尖創新班)、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拔尖創新班)3個專業,實行“3+1+2”培養模式,即3年本科基礎課程,1年本科畢業實習(設計)和碩士基本課程學習,本科階段符合成績要求的學生進入碩士階段學習,開展2年科研訓練。農學(拔尖基地班)和生物科學(拔尖基地班)專業,實行“3+1+2+4”培養模式,即3年本科基礎課程、1年本科畢業實習(設計)和碩士基礎課程學習、2年碩士階段、4年博士階段。在本科階段第三學年末進行考核、分流,實行科學化、多階段動態進出機制。
二是有複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從2018年學校開始在山東省招收公費農科生,山東省一段線以上考生可在提前批填報志願。學校設置新農科實驗班,制定專門培養方案,構建“學科交融、通專結合”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更多融合生物科學、信息科學等前沿領域,劃定培養特區,集中一流師資,新生入學後單獨編班,採用導師制,深度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培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今年繼續招收種子科學與工程、農學、林學3個新農科實驗班。種子科學與工程(新農科實驗班)作為唯一的緊缺涉農試點專業在山東省提前批次招生。農學和林學新農科實驗班在常規批次招生。
三是學校具有寬廣的國際化培養機制。學校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牽頭成立中國-中東歐國家現代農業科教創新聯盟,與國(境)外80余所院校開展科研項目和辦學交流合作。
學校開設了中德合作辦學和中英合作辦學專業:
中德合作辦學包括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機械電子工程四個專業,基礎學制4年,全部在國內完成。學生完成學業經考核合格的畢業生,頒發山東農業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中英合作辦學包括食品質量與安全、土地資源管理兩個專業,學制四年,全部在國內完成。其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完成學業經考核合格的畢業生,頒發山東農業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完成學業經考核合格的畢業生,頒發山東農業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英國皇家農業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
四是有自由的發展空間。學校設置寬鬆的轉專業制度,新生入學一年後,均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全校範圍內二次選擇專業(除特殊專業外)。對大類招生的專業,學生在大一下學期可根據個人意願和專業教學資源在大類內自主報名選擇專業;學校實行學分制管理,允許學生彈性修讀年限,提前修滿規定學分,達到畢業條件的,可按照學校規定申請提前畢業。
Q4:學校今年在招生計劃上有哪些變化?
學校今年在全國30個省(區市)招生,總招生計劃7280人,較去年增加80人,其中山東省計劃在5000人左右,山東省外計劃在2200人左右。
新增2個招生專業: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中德合作)。新增1個農學(拔尖基地班)。同時停招森林保護、生態學、日語、車輛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5個專業。植物生産類、生物科學類、數學類不再進行大類招生。
山東省實行按專業投檔錄取,各專業之間錄取位次會有較大差異,具體錄取情況可登錄山東農業大學招生信息網查詢。在省外招生計劃主要投放在普通類專業,各省份的往年錄取情況可登錄山東農業大學招生信息網查詢。
Q5:學校在創新創業方面是如何做的?取得了哪些成績?
學校近5年累計6萬多人次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學校獲評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榮獲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為代表的國家級獎勵45項,在2024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斬獲4金3銀2銅。畢業生中也涌現出一大批就業創業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