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水利博物館坐落於水文化資源、自然資源、人文景觀資源豐富的青銅峽峽口地區,是自治區黨委、政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文化強國、弘揚黃河文明及建設沿黃經濟帶戰略部署,展示寧夏2000多年來源遠流長的水利發展史。
水博館於2010年3月建設,2011年9月建成,分上下兩層,總建築面積4085平方米,布展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設計獨特,採用秦漢時期的高&式建築風格,館頂為青銅扭面頂,周圍襯托景觀水系和微縮黃河地面景觀,與北面的九渠廣場、青銅古鎮遙相呼應,形象揭示了寧夏水利的秦風漢韻。館內共設序廳、千秋流韻、盛世偉業、水利未來、水利文化、水利人物6大部分23個單元,展陳漢代五角形陶質水管、宋代灰陶水管、民國渠紳碑、漢渠碑首、鈕公德政生祠碑等文物(實物)723件,展示蒙恬、刁雍、李元昊、郭守敬等治水人物雕像6具,塑造昊王開渠、塞北江南等場景沙盤多處,設置投影儀14&、電視6&,觸屏計算機6&,報告廳1個,3D影院1個,書籍500冊,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2000多年來寧夏深厚的水文化積澱和千秋流韻的治水歷史,全面反映了建國60多年來寧夏水利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
水博館的建成,填補了省級水利行業博物館的建設空白,深入挖掘寧夏水歷史文化的內涵和底蘊,不斷豐富宣傳展示的方法和形式,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展陳內容,努力提升水搏館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廣泛接待了國家級、區內外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參觀團體和個人。截止目前,水博館平均年接待人數近20萬人次,並呈逐年上升趨勢,先後被評為“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參觀時間:周二至周日 9:00-16:30
詳細地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青銅峽鎮黃河大峽谷景區入口處
參觀方式:自由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