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郝志強:持續深化産教融合 為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9 15:51:57
來源:新華網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郝志強:持續深化産教融合 為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字體:

  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 18日,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新質生産力”人才創新培養分論壇在京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郝志強在致辭中&&,“作為産教融合的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一頭連着教育,一頭連着産業”,他呼籲社會各界攜手為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貢獻力量。

  新質生産力是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綠色低碳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與數智化機器設備、數智化勞動者、數字基礎設施、海量數據、算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要素緊密結合的生産力新形態。“與傳統生産力相比,新質生産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産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産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徵,更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郝志強認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科技創新是核心動力,産業培育是重點任務,綠色發展是底色特色,深化改革是堅實保障,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是重要途徑。

  “推動形成新質生産力的關鍵要素是人,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擁有大量具備較高科技文化素質,具備綜合應用各類前沿技術能力,熟練掌握各種新型生産工具的新型數字人才,必須推動教育人才培養和創新鏈、産業鏈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研究型高等院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形成與新質生産力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結構。”郝志強&&,在大學的多個功能中,人才培養是大學的首要功能。大學要從人才培養、學科設置、專業設置、服務社會等多個角度科學研究,去思考怎樣培養學生。“大學培養的人才,最終是要服務社會的,培養方式必須要對路,要科學的去研究。”

  郝志強介紹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在産教融合方面的舉措。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聚焦新型工業化建設,主動作為完成“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着眼長遠,重構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建設發展的“四梁八柱”,重點落實“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主戰場、服務骨幹龍頭企業、服務民生福祉”的四服務理念。“2024年,我們牽頭制定各類國標、行標、團標37項,帶動了産教融合,圍繞人才培養適配性的問題,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堅持標準引領”: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導制定了大數據和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並開發了六個職業能力水平評價標準,完善了多項培訓課程的標準,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堅實基礎。“2023年,我們聯合百度發布首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程師》培訓標準,這有助於高校設立對應專業和企業設置相關崗位,實現教育與産業的一體化發展。”

  “強化行業服務”: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實施了多個專項人才培養工作,並制定了行業人才解決方案,以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郝志強&&,“我們與多家企業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標準,以解決行業需求。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繼續研究並&&相關政策,以確保人才培養與時俱進。”

  “融通崗課賽證”: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通過舉辦高水平競賽,如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引領教學改革,提升育人成效。郝志強介紹,“我們承辦了由五部委共同舉辦的大賽,並形成了品牌體系。大賽賽道根據企業需求設置,由企業出題,有效促進了産教融合。”

  “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發展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任務,需要我們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郝志強&&,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將積極攜手社會各界,守正創新,奮楫篤行,持續深化産教融合,厚植人才成長沃土,鍛造人才技能大軍,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我們也期待新華網教育論壇越辦越好,能夠積極探索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模式、新路徑,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