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有引力,創新藍海,聚英深信,圳等你來”,為全力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職院校,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24年計劃招聘員額制教師54名,招聘員額制教輔、管理人員10名。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12月員額預聘長聘制教師(科研為主型)招聘崗位表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12月員額聘用制教師(教學為主型)、教輔、管理人員招聘崗位表
一、人員招聘範圍與要求
(一)員額預聘長聘制博士層次教師(科研為主型)52名
招聘範圍為已畢業的博士研究生,且取得博士學位,或應屆畢業生(應在報到入職前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要求如下:
1.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教研能力。
2.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具備履行教師崗位的能力水平。
3.具有與學校發展相匹配的專業能力。
(二)員額聘用制碩士層次教師(教學為主型)2名
招聘範圍為已畢業的碩士,且取得碩士學位,或應屆畢業生(應在報到入職前畢業並取得相應學位),要求如下:
1.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教研能力。
2.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具備履行教師崗位的能力水平。
3.具有與學校發展相匹配的專業能力。
(三)員額聘用制博士層次管理人員1名
招聘範圍為已畢業的博士研究生,且取得博士學位,或應屆畢業生(應在報到入職前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要求如下:
1.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具備履行崗位的能力水平。
2.具有與學校發展相匹配的專業能力。
(四)員額聘用制碩士層次教輔、管理人員9名
招聘範圍為2023年12月31日及以前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且取得碩士學位,要求如下: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具備履行工作崗位的能力水平。
二、用人方式和薪酬待遇
(一)用人方式。本次招聘均為員額制人員,其中員額預聘長聘制教師(科研為主型)按員額預聘長聘制管理,員額聘用制教師(教學為主型)、員額聘用制教輔和管理人員按員額聘用制管理。
(二)薪酬待遇。學校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具體薪酬以學校相關規定為準。
(三)擬聘人員報到入職後可根據有關規定申請過渡住房。
(四)擬聘人員符合深圳市有關人才補貼申領條件的,可按照深圳市有關規定申請相關補貼,具體以上級有關政策規定與要求為準。
三、報名方法
註冊(請使用電子郵箱註冊)後登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人才招聘&&(網址鏈結:https://zp.sziit.edu.cn),進入“2023年12月員額制人員招聘”批次,按照系統提示閱讀報考須知、查看崗位、填寫簡歷進行報名。(請應聘人員注意相應崗位的學歷層次要求,避免錯投。)
四、報名時間:2024年1月5日10:00起。
五、報名注意事項
(一)每人限報考本批次招聘崗位中的1個崗位。
(二)考生報考時應注意對照自身情況,認真閱讀了解本公告及《崗位表》有關條件和要求等,慎重報名。
(三)本校工作人員符合條件報考的,經本校所在部門和人事部門同意,可報考本校公開招聘的教輔、管理崗位。
&&人:劉老師、楊老師
&&電話:0755-89226017
電子郵箱:rlzyc@sziit.edu.cn
-學校簡介-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2002年4月,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學校現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第一輪建設單位(B檔)。
學校根植改革熱土,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面向世界和未來,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與黨的教育方針同心同向,始終與特區改革開放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始終與信息技術發展同頻共振,以一流師資隊伍建設為最重要基座,聚焦“專精特新高”,瞄準世界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發展前沿,培養高端産業和産業高端發展適配的拔尖創新人才、工程技術人才、數字工匠、大國工匠,開展高水平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
産教深度融合,信息特色鮮明。學校構建了“産教科”融合互促生態體系。與騰訊、開源鴻蒙、麒麟軟體、匯川等企業共建緊密融合的騰訊高等工程師學院、開源鴻蒙高等工程師學院、麒麟信創高等工程師學院、匯川高等工程師學院,成立華為ICT學院國際人才交流中心;與商湯、大疆無人機等企業共建13個特色産業學院,開設“鯤鵬”“騰飛”等特色班;成立獨立建制的微電子學院,擁有産業級芯片封測生産性實訓中心和集成電路技術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創建以全面國産工業軟體為底座的智能製造全鏈條全場景生産性育人&&,聯合國産工業軟體頭部企業和軟體技術專業的職業院校成立工業軟體職業教育集團。産教科融合案例作為國家發改委職業教育産教融合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師資團隊優秀,高端人才眾多。學校構建了學者、名師、優青、卓越雙師分類發展培養體系,跨學科組建教師特戰隊;推行教師代表性成果評價,突出創新性、貢獻度、影響力;與頭部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學校現有專任教師近千人,專業課專任教師博士化率64%,“雙師素質”教師比例92%。學校獲得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兩項,入選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研發實力強勁,服務貢獻突出。學校構建了“1+24”科技創新改革制度體系和比較完善的省市校三級科技創新&&體系,校企協同創新、技術服務與成果轉化紮實推進,對區域産業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度大。建有省部級以上科研&&14個,市級科研&&8個,深圳市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個。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累計獲省級科技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市級科技進步獎7項、科技創新獎1項、自然科學獎2項。
國際合作深入,輻射影響廣泛。與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機構和組織建立合作。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教部合作舉辦中德機器人學院,培養可在歐盟就業的國際通用技術技能人才;面向“一帶一路”國家招收留學生,擴大來華留學和培訓規模。
青春深信成新銳,勇向潮頭唱大風。面向“十四五”與2035年遠景目標,學校將繼續開拓奮進,勇於創新,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辦學優勢,始終堅持“三同”辦學理念,以“三個服務”為工作主線,以“四個面向”為辦學方略,探索核心素養和“專精特新高”專業能力全面發展育人路徑,努力打造成“國內頂尖世界知名職業院校”“中國職業教育辦學機制示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