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9/ 27 11:01:0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讓鄉村教師挺起脊梁教書放下包袱奮鬥

字體:

  在西南山區部分小學採訪時,一位兼任英語、數學、體育、音樂四門課程的老師懷着愧疚的心情告訴記者,教數學沒問題,體育和音樂也湊合,但勉為其難教英語,靠的還是自己高中時代的“底子”,教學效果實在太差,上學期期末考試中,英語科目差分率在60%以上。

  在部分農村中小學,考試成績差、教學質量不高的情況並非個案,有的區縣數學、英語科目達標率甚至不足50%。

  教學成果飽含着鄉村教師們的榮譽、理想和追求,沒有良好的教學成果,教師的尊嚴何在?但要達到與城區學校基本相同的教學成果,何其艱難!

  記者走訪的大部分城區學校,基本能按照教學科目配置專門教師,能實現專科專教,主要課程的教師每週的教學時間在13課時左右。與此相對應的是,不少鄉村學校往往是按照班級數量配備老師,比例多不超過1:1.5,不少班級只有一名老師負責教授所有課程,部分學校由於教師力量不足,存在不少一人身兼四五門課程的“全科教師”,每週教學任務超過20課時的鄉村教師大有人在。

  教學任務更重,教學不能專業專教,原本就已經讓鄉村教師背負更重的負擔參與區域內的教學競爭,但更大的壓力還來自各種教學工作之外的其他任務。

  教師仍然是不少欠發達地區農村最有文化的群體之一,正因如此,他們隨時被抽調,以便完成各種原本屬於政府部門或村委會的工作任務。在部分農村,催繳納醫保、催還助學貸款、參與App答題比賽等各類與教師本職工作無關的工作,相當部分都放到了教師頭上。“白天忙教學,晚上忙進村入戶,做錯一份資料,就要被扣績效,挨批評。”一位鄉村教師跟記者説。

  鄉村學校物質條件的艱苦尤可克服,但精神層面的壓力卻往往成為難以承受之重,加劇了鄉村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性。隨着年老的教師逐步退休,青年骨幹教師不斷流失,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無疑將迎來更大挑戰。

  讓鄉村教師挺起脊梁教書,應營造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構建對鄉村教師的合理評價機制,讓勤奮努力工作的鄉村教師有不輸於城區教師的獲得感。要遏制無厘頭增加教師本職工作外任務的衝動,卸下教師背負的沉重包袱,鼓勵其輕裝上陣。要推動完善相關監督機制,讓鄉村教師有勇氣、有底氣對不合理外來工作任務“説不”,能夠把主要精力真正放在教書育人的主責主業上。(記者 歐甸丘 蔣成 周宣妮)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 】
新聞鏈結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988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