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2/ 17 09:04:17
來源:廣州日報

考試成績只有ABC 學得如何家長咋知道?

字體:

  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雙減”後,家庭書面作業明顯減少,有家長感覺孩子學習知識沒有得到鞏固,考試少了還不公布成績,不告知排名,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心裏有些沒底。如何才能不看考試成績也能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廣州市家庭教育名師已為你擬好“不開盲盒,心中有數”實操指南。

  問:“雙減”實施後,考試也減少了,孩子的考試成績只分ABC等級,等級之間差距有點大,高達20分之多。孩子具體成績和排名都不知道,無從了解學業成績及在學校的行為表現,怎麼辦?

  廣州市黎穎桃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

  “雙減”政策中明確提出“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最為關鍵的就是評估方式的轉變,目前逐漸會嘗試各種靈活的學業評估方式,如游戲、辯論、報告、成長手冊等,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參與其中,還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多元認知技能。

  家長們可以多和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和孩子交流溝通,這也是促進親子關係發展的一種絕佳途徑。家長需要細心關注孩子們的變化,傾聽孩子心聲,做孩子的朋友,不能緊緊盯着孩子考試分數,而是要多注重孩子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培養,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並及時進行溝通,形成良好溝通互動模式,幫助孩子排憂解難。

  廣州市周麗霞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

  一方面,家長可以直接和班主任、科任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聽課,作業等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小測試了解孩子這個階段是否有主動學習的意願和行為,從而掌握孩子這個階段的學習實時動態。小測試內容如下:

  1.我有信心掌握老師所教的基本知識。

  2.我努力學習,希望更好地掌握知識。

  3.我會用學過的知識來理解新知識。

  4.課堂上老師要求討論時,我常做其他事。

  5.學習前,我會想想要學習什麼內容,如何去學習。

  6.我經常與同學交流學習經驗與方法。

  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後進行評估,每個題目最低1分,最高5分,平均分超過3.5分説明是主動學習型的。

  “雙減”之下,我們更要關注孩子是否具備自主學習力。自主學習力=動力+能力+毅力,是孩子有目標、有方法、有習慣的可持續的學習過程。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動力=自我驅動力×目標,這來自家長幫助孩子從小塑造的積極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孩子從良好的家庭關係中汲取向上生長的養分,轉化為學習興趣和動力,才能主動去發現、探索、體驗及成長。培養孩子的能力,不僅是讓孩子學習各個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提供各種學習場景,讓孩子能夠將各學科知識進行綜合應用並融會貫通,從而形成主動分析解決問題的高階思維。培養孩子的毅力則需要家長的長期陪伴和堅持。

  比起看不見的成績,家長更要關注看得見的習慣。家長可以通過生活作息、運動習慣、自主預習、分類資料、總結梳理等方式來培養和關注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讓孩子自主學習的過程,有助於孩子養成獨立、自我求知、專心做事、善於思考、創新創造、自我約束的個性,逐漸形成持續的成長內驅力和優勢競爭力,促進孩子的終生成長。

  廣州市巢秀珍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

  “雙減”後作業量雖然減少了,但是在質量上,學校更加精心地進行了多種設計;對於學生學習情況,老師仍可以從日常教學和更多元化的方式對其進行檢測。換句話説,我們只是取消分數上的具體體現,改用分段性作為評價標準。

  學生的學習不能單指知識上的學習,如上所述,我們除了完成在知識上要求的作業,也更注重多方面能力的作業設計。建議家長們可以利用孩子在家更充足的時間,配合老師指導和鼓勵孩子完成佈置的如勞動教育、美德教育等多種形式的作業,甚至與孩子一起共同參與。相信在家校合作共育的過程中,家長們能實實在在了解到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

  廣州市黃翠婉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

  學校嚴格執行“雙減”政策,低年級不佈置書面作業,但是仍然會佈置讀讀説説的口頭作業。關於不佈置書面作業的考慮,一是因為在校內課堂上已有一定量的書寫訓練;二是考慮低年級的孩子手部小肌肉發育還沒完全成熟,並不適宜大量書寫;三是考慮孩子在完成校內課堂作業時,老師會嚴格指導糾正孩子的寫字姿勢。中高年級的各科書面作業時間控制為每天共60分鐘左右,時間安排上相對合理,加上老師精心設計適量高效的課堂作業,學習效果也有保障。

  減少了課外書面作業,就留出了更多時間開展親子閱讀、親子鍛煉等活動,保證了孩子足夠的睡眠時間,使得孩子的作息規律得到更好的優化。雖然不公布成績分數,但是從孩子的平時作業也能看出孩子知識的掌握情況,老師也會及時和家長反饋,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家校合作,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廣州市黃潤帶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

  “雙減”政策的實施,就是要糾正以往在部分家長、學生中存在的“為考試而學、唯分數論”的病態學習價值觀。家長要意識到,無論是否參加考試,學習都是人類的終身使命。培養學生養成主動的、不斷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學以致用的和優化知識的良好習慣,是其未來社會競爭力強弱的體現。“雙減”政策減少考試,不公布成績與排名是希望孩子們養成學習的自律性,培養主動學習的意志,形成正確的學習價值觀。

  雖然平時不進行考試,但是每天都有對應的練習,因此,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老師們都會心中有數。而且學生現在有了安心託管在校的時間,可以隨時不懂就問,及時解決學習的困難。平時家長在家也可以觀察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利用微信、電話多與老師溝通,就可以更全面、及時地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糾錯】 【責任編輯:郭亞麗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