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事已高的方桂馥老人不能正常言語,與採訪他的記者進行寫字交流。記者問:“您現在生活的錢夠嗎?都捐了那麼多。”他在紙上答道:“現在的錢用不了,還要繼續捐,現在就捐。”(2018年1月23日攝)
1月27日,風寒,陽光明媚。這一天,享年100歲的河北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離休老教師方桂馥辭世。
沒有過多悲傷,老人無疾而終。就像生前,他不願打擾任何人,走得安靜、坦然。老人拿出畢生積蓄,捐助了貧困學子,85張存摺和現金共計50余萬元,一筆一筆地攢,一筆一筆地捐,至今資助學子78名,資助金額304000元。
“中國好人”方桂馥,個人生活極為簡樸,他獻出了所有愛,他的事跡感染了萬萬千千人。

方桂馥老人生前照片(2018年1月23日攝)。傅新春 攝
一份遺囑
方桂馥早年失聰,慢慢地話也少了,後來就一直用筆和人交流。他的眼神溫和、純凈。
“當他看向你的時候,你能感受到暖意。”滄州職業技術學院老幹部科李彬,和方老親似家人。老人過去的經歷,她也了解很多。
方桂馥是安徽樅陽縣曉禮莊人,畢業於原南京金陵大學農業經濟係,1958年8月調入原滄州市農科所,後來農科所併入滄州職業技術學院,他便來到學院工作。
始終是一個人,又沒有兒女,老人的身世曾經有些許神秘。後來,方老在老家的侄兒方繼武從媒體得知叔叔信息,以81歲高齡前來探望,方老早年的部分經歷才為人所知。
方桂馥少年喪父,青年喪母,少小離家,歷經戰亂,輾轉多地。“從沒聽方老喊過一聲苦,沒想到他的經歷竟如此坎坷。”之後的日子裏,李彬對老人又多了一份關愛。
方桂馥離休後,主動提出“不能再佔着單位的房子”,從學院宿舍搬出來,找了一個村裏的養老院住下來。選擇這裡,是因為便宜。
他的生活極為節儉,桌子上的舊煙斗,喝水的大茶缸子,已伴隨他幾十年。他很少買衣服,衣櫥裏卻也不缺穿的,原來每逢養老院有老人去世,他就去選一些能穿的拿回來,心無芥蒂,便過得坦然。
看他過於清貧,學院領導幾次找到他,想給他換家好點的養老院,方桂馥一聽就搖頭,“住好房子費用高,沒意義”。
連續“鬥爭”了好幾次,院方堅持不懈,並告訴他村裏養老院就要拆遷了,方桂馥盛情難卻,終於妥協。搬家時,他嘟噥着收拾東西,要把隨身用品全部帶走。
舊被褥實在破得不能用了,學院就給老人換了新被褥。方桂馥知道後很不高興,看見工作人員就追問:“我的被褥去哪了?”
李彬當時一度很頭疼,開始説舊被褥丟掉了,老人竟惱了,非讓給找回來。情急之下她撒了個謊,説被褥重新拆洗後送給貧困生用了,方桂馥這才不問了。
如此“摳門”的老人,在2014年一個冬日,在養老院工作人員陪同下,帶着一份遺囑來到滄州職業技術學院工會。
遺囑寫着:“我已92周歲了,估計活不長了,我逝世後火葬,骨灰撒在運河裏,我的存款有30多萬元,全部用在助學金上或扶貧工作上,衣服被子用在扶貧上,特此存老幹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