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專訪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傳承立魂 思想立教 辦現代化學校
2019-08-28 08:55:2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訪談現場 新華網 夏添 攝

  新華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商亮)他,是孩子們口中的“李爸爸”,講起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刻,他眼中的回憶滿是希望和柔情;他,是站在孩子身邊、感同身受的好老師,他相信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每個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才能幫助孩子完整地成長;他,是從教學一線成長起來的校長,從躬耕三尺講臺到執掌教育集團,為建設現代化學校不斷思考;他,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者,一段故事的講述人。他,就是北京小學的校長,正高級特級教師,李明新。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學,北京小學(以下簡稱“北小”)誕生于1949年6月19日,可以説與新中國同齡,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由北京市委親自組建的規模最大的公立寄宿制學校。

  愛國、奉獻、實幹 校史給予師生成長精神養分

  李明新説,北小的師生從70年的校史中獲得了豐富的精神養分,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至今。“第一,就是愛國的情懷。北京小學與新中國一起誕生。當時隨著北平和平解放,許多幹部進到北京,要開始進行新中國的建設、新北京的建設,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很多人都將子女寄養在老鄉家,革命勝利了,孩子們被接回來進入北京,也就組成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學校。孩子們都寄宿在學校,以支援他們的父母繼續投身工作,進行新北京的建設。同學們胸懷強烈的愛國愛黨之情,為了建設新中國,學習、勞動、鍛煉。”

  北小建校之初辦學條件艱苦,並無穩定的校址校舍。當時,張自忠將軍的女兒,也是北京小學建校時的老校長之一張廉雲同志,多次向黨組織表示要把其父犧牲後遵其遺囑籌辦的私立自忠小學奉獻給國家。通過研究,1950年,北京市委決定把私立自忠小學並入北京小學。李明新説,“這就是第二點,北小人的奉獻精神。當時參與籌建北小的另外幾位老校長還有:禹培芝同志、從延安保育院一路護送孩子們到京的伍真同志、剛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就到北小工作的陳玉華同志等。這些老同志也都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把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都奉獻給了學校,奉獻給了教育。師生都一起寄宿在學校,學習、勞動,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教師們的無私奉獻過程中也形成了愛生如子的文化傳統。直到今天,北小的老師還在傳承這些文化。比如多年來,北小一直保持家訪的傳統,家訪率100%,無論冬夏,老師們都會克服各種困難,犧牲休息時間,深入學生家中了解情況。這就是一種奉獻的精神。”

  “北小的校訓是‘腳踏實地做事、頂天立地做人’,正是這樣一種實幹精神使學校穩步發展”,李明新説,“第三,這就是北小師生的實幹品格。不吹噓、不張揚、不空談,日常工作就是做到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多年來,北小的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發展,通過扎實的工作,學校教育科研、課改、文化、集團化辦學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北小之魂,是北小人前進的動力。

新華網 夏添 攝

  童蒙養正,做好現代教育的基礎性工作

  “北京小學未來的願景就是要辦成一所學生熱愛、教師自豪、家長認同的基礎教育現代化學校。”李明新表示,學校下一步要著力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把經驗轉化為各個集團成員校前進的動力,並幫助他們提高課堂教學的品質。因為“均衡不是目的,優質才是我們的追求。”

  提及實現路徑,李明新介紹,首先是要進行現代化學校建設,學校將從辦學理念、制度、隊伍、設施等各方面向實現現代化進一步努力。其次,要讓學校的文化建設更加鮮明。“我們要傳承北小的優良傳統,同時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北小具有時代特徵的文化,使學校在制度文化、教師文化、教學文化、課程文化和家校文化上體現現代教育的思想,使學校文化更具現代教育特徵。”

  李明新表示,在實現教育現代化過程中,人的現代化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而人的現代化要從最基礎的素質培養做起。為使學生身心能夠健康發展,當下思想教育、品德培養、人格培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會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教育者的責任,這裏説的教育者既包括老師,也包括家長。他認為在小學階段“童蒙養正”是教育的重點。他進一步闡釋,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這是指每個學段的孩子在教育上都要突出不同的教育重點,小學階段就是要在係統的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對他們進行人生的啟蒙。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要通過知識的學習讓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育美好的品德情感,引導正確的價值觀。這就是“養正”的內涵。這是基礎教育應該著力的基礎性工作。

  李明新説,“現代教育要形成家校育人的共同體。在這個時代,我覺得不能夠學校單邊作戰,學生的發展是受制于各個方面的,尤其是家庭和學校,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密切聯繫,形成育人的共同體,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建設良好的學校教育生態,讓學生校內校外、家裏家外都能夠受到正確的人生教育。”

  回歸教育本真 尊重孩子成長規律

  作為一名躬耕講臺二十年的一線教師,李明新在從教師到校長的工作中,不斷去感受和體味孩子的成長過程,“我認為基礎教育要回歸本真,尊重人的生命成長規律。”

  李明新把這一過程歸納為“五養”。這五養分別是:慢養、順養、牧養、素養和調養。第一,慢養。這是指兒童教育不能圖快,要尊重孩子生命成長規律,耐心地等待著兒童一點一點地成長。“我這個慢養是針對今天社會的快文化提出的,我們今天太揠苗助長,太過度施肥了,這會加重學生負擔,達不到很好的育人效果。”第二,順養。“這不是説順著孩子,而是要順木之天,要承認差異,尊重人的個性,挖掘人的潛能。”李明新説。第三,牧養。“這是説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圈養孩子,要像草原上牧人一樣為牛羊尋找肥美的水草,我們的教育一個重要的責任是給孩子尋找發掘成長的資源,然後激發孩子成長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第四是素養。“素就是指日常、平時,素質不能速成,素質只能靠一點一滴培養,素質的培養在哪?在家庭的每一天的生活中,在每一頓飯的規矩中,在每一次家長和孩子的交流中,在每一次的待人接物中;素養在學校就是在每堂課中,在每次教育活動中,在每次做課間操的過程中。所以素養就是要強調養成教育,強調養成教育就要強調家校的合作。”第五是調養,這一思想借鑒了中醫理論。李明新尤其強調,他認為一個孩子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實現他身心的和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育既要“揚長”又要“補短”。“有人説教育就是揚長的教育,我認為這還值得商榷和思考,不能極端和片面。我認為人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一定是揚長避短的,但是他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既要揚己之長又要補己之短,尤其哪些短要補?比如説道德方面的‘短’就要補,學生的道德出了問題就一定要重視起來。再比如説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如果出了問題一定要補,一定要‘調養’。”李明新表示,有些家長和老師只關注智育或孩子某方面發展是片面的,基礎教育還是要強調人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學生不一定全面優秀,但是一定要全面發展。

  而今,“五養”教育思想貫穿在北京小學校園文化、教育教學、課程建設等各個方面,因而創生出了獨具特色的四季課程和實與活的課堂教學。

  俯下身子為孩子 靜待花開

  李明新説,從自己師范畢業與北小結緣,“無論是當老師還是當校長,難忘的故事很多,許多都是學生深深地感動了我、教育了我。”北小本校有1200名寄宿學生,記得有一次一年級新生入校後,他在樓道裏巡視,課間有個新生突然跑過來摟住他,孩子説“李校長,我今後能不能叫你李爸爸啊?”李明新問為什麼,小女孩説因為她特別想念自己的爸爸卻見不到,“我能不能就叫你爸爸?”“我當時特別感動,這就是孩子需要父愛啊,所以我説好,你就叫我李爸爸。這孩子一叫我李爸爸,後來別的小孩也跟著叫李爸爸,這就是‘李爸爸’的故事。每當想到這些孩子們,他們都激勵我要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回饋孩子對我的愛。”

  “同時我們的教育要理解學生,關愛學生,給他們以切實的幫助。”李明新回憶,“當年,我當班主任教語文,有次新接了一個班,沒多長時間有同學反映班裏有個同學恨李白,這很奇怪,我就把他找來了。我問你為什麼這麼恨李白啊?他説老師我記憶力太差,背東西背不下來,我四年級學李白寫的《贈汪倫》背不下來老受老師批評、同學笑話,好不容易熬到五年級,李白又寫了一首詩《望廬山瀑布》,明天我背不下來,這又得受大家笑話、老師批評。我就理解了,實際上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需要我們更多的幫助,我説你不要恨李白,李白是我國古代的偉大詩人,我們應該為他自豪和驕傲。我又説,你可以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其他同學今天放了學就要背下來,你能不能一天背一句,你用四天把它背下來行不?他説那行,所以後來他用四天的時間把詩背下來,我讓他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背誦,同學們給他鼓掌,孩子也非常高興,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李明新説,“所以我感受到老師要重視教學的方法,方法好了就體現了教育的藝術性,能夠使孩子更好更快樂地去獲取知識。孩子與孩子間是有差別的,有的學得快、有的學得慢,我們該思考如何靜等花開,耐心地俯下身子教育孩子。”

  “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以它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老師要研究課堂如何來組織課堂教學,如何傳授知識,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引導學生的思維,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方法。”所以,李明新也在學校建設中致力于提升教師素養:一方面需要教師在教育的實踐工作中不斷地通過自身的學習努力去提升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使之成為自覺的追求。另一方面,學校要重視老師的師德的素質,重視培養老師教書育人的本領。

  李明新説:“老師既要提高師德素質,也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老師還應該自覺地在政治素質、文化素質等各方面去充實、豐富自己。所以你要問老師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我認為,只要是對教師人生有益、只要是對學生的成長有用的知識都應該學習。教師只有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夠厚積薄發,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所以老師的專業發展是無止境的。”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曉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秦俑!秦俑!
秦俑!秦俑!
探訪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
探訪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
走進中儲糧襄陽直屬庫
走進中儲糧襄陽直屬庫
2019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開幕
2019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開幕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25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