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看見”|分秒見中國“車速”

新華社合肥1月18日電(記者劉菁、吳慧珺)寒冬時節,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下塘鎮的比亞迪合肥基地總裝車間內“熱火朝天”,一個個機械臂自動抓取着汽車前檔玻璃,嚴絲合縫地卡入車身,車身緊接着被傳送至下一道工序。
2023年,比亞迪奪得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售冠軍,全年銷量302.44萬輛,平均每10.43秒就賣出一輛。
中國汽車産業在2023年創造了歷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産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全球第一。
這意味着2023年的中國,平均約1.05秒,有一輛新車下線、一輛新車售出;平均約3.3秒,有一輛新能源汽車完成産銷。
分秒見中國“車速”。
2023年7月,中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廣汽埃安生産線下線。回望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走過的歷程,從生産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0萬輛,用了27年;從第1000萬輛到突破2000萬輛,僅用了17個月。
2023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穩定在50%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達到31.6%。
新年伊始,蕪湖市鳩江區鞍山路上,滿載着奇瑞汽車的大貨車接連駛向港口,將陸續出口至全球多地。
奇瑞控股集團負責人介紹,2023年奇瑞出口汽車超93.7萬輛,同比增長101.1%,連續21年保持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平均每33.65秒,就有一輛奇瑞汽車揚帆出海。
出口成為中國汽車産業增長的新引擎。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平均約6.42秒,就有一輛汽車出海奔赴遠方。
分秒間不僅見“車速”,還可見“車技”。中國汽車産業走出了一條以技術創新引領産業變革的新風潮。就在今年1月5日,江淮汽車集團正式量産交付我國首款鈉電池新能源汽車。
2023年,政策的春風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和消費注入強勁動力。將汽車産業確定為“首位産業”的安徽省,推動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發展,並致力於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最友好省份。
合肥市廬江縣萬山鎮一家民宿負責人不再擔心游客因充電焦慮而放棄鄉村旅游。2023年,國網廬江縣供電公司在當地新建投運充電站38座,新增充電樁442個。
2023年,安徽省域內新增各類充電樁19.5萬個,平均約2.7分鐘就新增一台充電樁,基本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正在努力實現充電樁“鄉鄉全覆蓋”。
來自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數據,2023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38.6萬台,平均約9.31秒就有一台充電基礎設施建成。截至2023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859.6萬台,同比增加65%。
歷經時代變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見證了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鏗鏘步調。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2024年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依然是中國汽車産業的主要驅動力。
海報設計:劉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