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民心,“道”民意。1月22日下午,重慶兩會首次開設“委員通道”,6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政協委員走上通道,直面媒體,曬履職成效、話一線故事、聊務實建議,回應社會關切。
“委員通道”雖只有短短半小時,但背後是委員們的認真履職盡責。寥寥數語,展現着建設新重慶的責任擔當,心繫民生冷暖的溫情考量。
通道不過數米,卻是展示對外形象的又一重要窗口,彰顯出新重慶的開放、透明、自信。委員們鏗鏘的話語,傳遞着新重慶發展的向好勢頭,凝聚着奮勇前行的決心和信心。
市政協委員,中鋁高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蔣鵬:
為重慶萬億級産業集群提供鋁材保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重慶是製造重鎮,底蘊深厚。我深切感受到,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繫,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興市之要。”
市政協委員,中鋁高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蔣鵬説,重慶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構建“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在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上邁出重要步伐。
“近年來,在每一個上天、下地、入海的‘大國重器’上,都有中鋁高端製造重大的技術突破和創新的材料護航。”蔣鵬&&,在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以創新驅動服務國家戰略的前提下,該公司在2023年的專利申請數量同比增加95.7%,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為天舟、神舟、C919等國家重點工程提供了大量高端鋁材。
與此同時,該公司2023年的汽車輕量化鋁材銷量同比增長了52.7%,為長安汽車、賽力斯等新能源汽車企業配套了優質鋁材,深入推進了重慶汽車輕量化産業發展。
不僅如此,中鋁高端製造還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積極踐行“雙碳”戰略,充分發揮輕合金産業“鏈長”作用,深度融入重慶市地方發展,集中優勢力量開展50余個重點項目攻關。
“我們確保到2025年攻克不少於10項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多種填補國內空白的新材料研製,全力以赴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先進輕金屬材料行業引領者,為重慶市三大萬億級産業集群提供堅實的發展基礎和充沛的發展動能,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蔣鵬説。
市政協委員、彭水縣善感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周建英:
“讓技術長在土裏,將成果留在農家”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人員,我認為知識生産應該自覺地服務於國家需求、人民需要,讓技術長在泥土裏、將成果留在農戶家。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幹部,投身鄉村振興更是我的責任。”市政協委員、彭水縣善感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周建英開門見山地説。
2022年6月初,周建英擔任駐彭水縣善感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用自己所學幫助當地發展産業、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在一年半時間裏,她與幫扶集團派駐的36位駐鄉駐村幹部一道進農家、下田坎,察民情、思良策,興産業、促發展。“農業科技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動力,對促進鄉村産業、人才等五大振興都有重要推動作用。”周建英説,剛到善感鄉時,她走訪發現農綱村村民馮秀權、羅興村村民李潤權都在養殖中蜂,但由於不懂技術,依賴傳統的方式“粗放”養殖,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和蜜粉資源,而且蜂群産蜜量低,效益也不好。
於是,她立即&&市畜科院的養蜂專家到彭水縣開展中蜂養殖技術培訓。同時,協調市畜科院出資幫助他們進行蜂場標準化、規範化改造。在專家的幫助指導下,當地村民的養蜂技術迅速提高。2023年,馮秀權、李潤權兩家的蜜蜂養殖量達到160群,銷售蜂蜜1800余斤,增加收入近15萬元。此舉也助推了當地養蜂産業的高質量發展。
周建英用樸素動人的語句來形容現在的善感鄉:鄉村産業如火如荼,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鄉村建設熱火朝天,村容村貌實現美麗蝶變;鄉村治理成效明顯,鄉風文明鄰里和諧。鄉村全面振興這篇大文章在善感鄉落地開花。
市政協委員,中冶賽迪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肖鵬:
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方向。
近年來,重慶圍繞實現“雙碳”目標,積極開展綠色低碳産業布局,加大對節能減排、清潔能源、儲能及智慧能源以及工業減碳的新流程新工藝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轉化應用支持力度,推動産業減污降碳、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們也積極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在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方面持續不斷加大投入。”市政協委員,中冶賽迪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肖鵬&&,2023年,中冶賽迪投入科研資金8.4億元,主要就聚集在綠色低碳“主戰場”。
他自豪地説:“我們在全球首次實現2500立方米高爐的低碳工業化示範,年減排二氧化碳50萬噸,同時幫助應用該項技術的企業降低成本2.37億元,實現了既經濟又減碳的目標。”
“我們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機遇,圍繞全國産化氫基豎爐技術開展川渝科技創新聯合攻關。”肖鵬説,該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川渝地區豐富的釩鈦磁鐵礦和天然氣頁巖氣獨特資源優勢,在實現大幅降碳的基礎上,提高鈦和釩的資源利用效率。
“可以説,在推動降碳減排上,我們既是實踐者,也是受益者。”肖鵬&&,中冶賽迪將積極履行國企社會責任,繼續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讓重慶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市政協委員、沙坪壩小學黨委書記朱其英:
讓更多孩子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教育一體化。重慶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市政協委員、沙坪壩小學黨委書記朱其英説。
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朱其英非常關注義務教育發展,並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走深走實提出了建議。
朱其英建議形成開放、共享的教育生態網絡,在學區化、集團化、項目化、品牌化背景下,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共享,聚焦課程與教學、管理與文化、評價與改進,捆綁發展、補位發展、協同發展,讓人民群眾身邊的“好學校”多起來。
在提高師資專業化水平方面,要全面提高城鄉教師的育德、命題、班級建設、信息技術、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專業能力。一方面發揮好優質教師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同時解決好教師流動帶來的歸屬感、成就感缺失問題。
“我們學校所屬的沙區教育集團內各校每年都會師資互派,優化師資結構,提高教育質量,同時配套優秀教師表彰等機制,讓教師們無論在哪一個校區都能安心、專心、用心地工作。”朱其英説。
朱其英還建議大力開展“互聯網+教育賦能工程”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信息、數字、人工智能技術向教育領域轉型,努力嘗試數字環境下的課程研發,不斷加強雙師遠程互動課堂探索,讓不同學校的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構建更高質量的教育體系,讓更多孩子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朱其英説。
市政協委員、重慶紅岩革命歷史文化中心黨委書記朱軍:
不斷擴大紅岩精神影響力傳播力
“2023年,紅岩博物館參觀人次達1123萬。紅岩為什麼這麼紅?我想,這源於革命精神的真理性、英雄人物的典型性、藝術表達的多樣性、社會大眾的參與性、宣傳傳播的持續性。”市政協委員、重慶紅岩革命歷史文化中心黨委書記朱軍説。
朱軍介紹,近期,紅岩博物館自編自導自演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岩革命故事展演》正在全市各區縣巡展巡演。該劇通過“講、誦、展、演”等方式,生動地講述了一段革命故事。
“該劇先後在湖北、四川、重慶等地演出超500場,現場觀眾超過46萬人,網絡點擊量超600萬人次。它是文化戰線上的一支輕騎兵。”朱軍説,該劇演職人員全是紅岩博物館工作人員,他們長期受革命精神熏陶,表演感人至深,“每當演到江竹筠的絕筆信時,台下觀眾無不被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和浩然正氣所感染、所打動,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
朱軍説,革命題材的藝術作品有很強的感染力,不論是傳統音樂劇《江姐》,還是大型實景舞&劇《重慶·1949》、渣滓洞的沉浸式劇目《黎明之前》《紅岩紅》,都深受大眾喜愛。
偉大時代需要偉大精神。朱軍&&,將繼續發揮好紅岩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紅色陣地作用。同時,加強數字化建設,搭建新的平台,尋找新的載體,不斷擴大紅岩精神的影響力、傳播力。
還要發揮好紅岩精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設中的作用,讓青少年一代從小樹立紅色理想,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同時,幫助黨員幹部補足精神之鈣,共同推進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建設。
“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紅岩精神會一直‘紅’下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不竭精神動力。”朱軍説。
市政協委員、涪陵區政協副主席趙濤:
“渝事好商量”已成有辨識度的協商品牌
近年來,市政協積極探索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創新實踐,打造了“渝事好商量”協商平台,積極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推動協商民主建設走深走實。
市政協委員、涪陵區政協副主席趙濤介紹,2023年,涪陵共計開展協商活動91場次,累計推動解決問題95個,惠及群眾20余萬人。“以涪陵荔枝街道水資源小區為例,這是一個老舊小區,環境差、社區功能不完善。”趙濤説,區政協借助“渝事好商量·‘涪’務面對面”協商平台,邀請相關部門、各方代表圍繞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改後如何管、利益如何分配等問題協商近20次,形成了“三化三自促三變”的協商方案。
根據方案,由業主自籌資金32萬元,利用小區閒置資源,新建停車位97個,打通了小區消防生命通道;配套完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充電樁等,增加了公共設施;規範垃圾桶、廣告位,補栽綠植,美化小區環境。
目前,該協商經驗已複製推廣至涪陵區27個老舊小區,新增車位1690余個,節省政府投資4000余萬元,惠及群眾4萬餘人。
目前,像這樣的協商在全市38個區縣政協已全面開展,“渝事好商量”已成為具有重慶政協辨識度的協商品牌。“渝事好商量”讓“遇事好商量”,從老百姓最關心的“關鍵小事”,到黨委政府重視的“民生大事”,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充分運用好“看家本領”,切實履行協商主責主業,推動“渝事好商量”制度化運作、常態化開展。
“民生連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接下來,涪陵區政協將按照迭代升級‘渝事好商量·“涪”務面對面’協商平台,更好地將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趙濤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