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重慶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在市人民大禮堂開幕。下午,各組委員在住地酒店展開小組討論,審議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並展開積極熱烈的討論。
劉嗣方:聚焦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持續發力 落地形成更多有重慶辨識度的應用場景
“過去一年裏,政協工作把準政協性質定位,圍繞中心大局務實組織開展調研活動,取得的成效非常明顯。”在小組討論上,市政協委員、重慶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嗣方發言道。他&&,2023年,委員們在市政協的推動下,落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參政議政上彰顯新擔當”的要求,突出實幹實效,用心用情用力履職盡責,體現出服務大局主動作為的責任擔當,既有站位也有新招。
劉嗣方説,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總體上思路非常清晰,提的建議針對性、操作性都非常強。同時,他認為,今年的調研安排和計劃應精準對標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的政治,聚焦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落實和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心任務,推動形成更多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
比如,在紮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走深走實、西部陸海新通道提質擴容、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以及助力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比如培育“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山區庫區強縣富民和現代化、美麗重慶建設、打造新時代文化強市等主要任務,劉嗣方認為,還應該有更富“含金量”的資政建言體現。“這次我帶來的一個提案,主要是建議在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提質擴容增效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標準對接國際數字貿易規則這方面的。”劉嗣方談到,“重慶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他的提案中提到,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之一,重慶必須肩負起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重要職責,把握數字貿易規則變革重塑的契機,充分發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用,對標RCEP、DEPA、CPTPP等協定相關條款,吸納區域性貿易協定已獲共識的數字貿易規則,利用數字技術相對領先優勢,借鑒上海等先進省市經驗,以應用場景為有形載體和有效抓手,緊扣解決影響通道貨物和服務貿易的數字壁壘問題,圍繞數據跨境流動、跨境服務貿易、數字貿易便利化、數字權益保護等方面試點示範,探索構建符合數字時代要求的規則體系,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逐步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對接,進而向引領變革轉變,進一步開闢新賽道、釋放開放新活力、激發開放新動能。
“認真結合崗位職責履行好職能,圍繞國之大者獻計獻策,努力助推國家重大戰略在重慶落地落實,形成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成果,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效,服務提質人民群眾‘三感’,作為一名委員,我將篤行不怠,繼續發力。”劉嗣方説。

政協委員們正在審議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華龍網記者 張質 攝
王波:對照今年目標任務 梳理細化具體事項
“上午的報告,對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實在,對2024年的工作安排精準。”市政協委員、市政府機關黨組成員、辦公廳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王波説。
王波&&,接下來,要積極主動抓好會議精神落實,更加深入學習會議精神,真正把會議精神內化於心。同時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照今年目標任務,梳理細化具體事項,清單化打表推進責任落實,把會議精神外化於形,落實到具體行動、具體成效上來。此外,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學習運用“四下基層”經驗,深入基層,認真開展問題研究,多建言獻策。
蘇光華:深入學習兩個報告精神 進一步健全社情民意工作機制
重慶市政協委員,民盟市委會委員、彭水自治縣民宗委主任蘇光華,在小組討論會上&&,六屆重慶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主題鮮明,求真務實,是一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報告。
在他看來,常委會工作報告,飽含着人民政協的政治擔當、制度力量和人民情懷,是一份響應時代、呼應人民的履職答卷。
提案工作報告主題鮮明、實事求是、重點突出,工作總結客觀實在,查找問題不遮不掩,科學謀劃部署了2024工作。可謂凝聚人心、鼓舞信心。
蘇光華&&,將深入學習兩個報告精神,全方位抓好落實。
他建議,在下一步工作中,進一步健全社情民意工作機制。健全社情民意信息徵集、調研、報送、反饋、通報、表彰激勵、督促督辦等工作機制。健全情況通報反饋機制,定期向各信息報送單位通報來稿和採用情況。注重完善社情民意信息建議採用反饋機制,持續跟蹤建議在改進工作中的落實情況,將相關情況及時反饋撰寫者或單位。在目前每屆開展一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優秀信息表彰的基礎上,同時組織開展每年表彰一次,及時提高大家積極性。
同時,進一步拓寬知情明政渠道,建議市政協進一步加強完善與市級各部門交流機制,為委員履職獲取信息搭建直通車;定期召開政情通報會,邀請有關部門進行工作通報。

政協委員開展小組討論。華龍網記者 陳毅 攝
楊敏:“高、新、好” 要做好凝心聚力工作
“市政協常委會的工作報告,我覺得體現了‘高、新、好’三個特點。”市政協委員、民盟巴南區委會副主委、重慶公路物流基地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敏&&,報告通篇政治站位高,體現出了四個“新”,新面貌、新擔當、新作為、新效果,比如在數字政協探索方面,“渝事好商量”就有很大的亮點和新意。
“我是提案審查委員會的一員,在審查提案的過程當中,我覺得提案質量有所提高。很多提案都是緊緊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數字經濟、現代製造業發展等方面,並轉化成實際效果。”楊敏説,2023年,她提了3個提案,各個部門認真負責,一抓一辦到底,而且辦的效果好,比如冷鏈物流的建議就被納入《重慶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楊敏建議,2024年,政協委員們要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把今天的會議精神落實,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提振經營主體發展活力。同時積極履好職,加大深度調研的力度,深入企業,了解他們真正的呼聲,通過政協平台,把這些呼聲轉化成高質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
王曉穎:未來一年繼續提高專業素養和政策水平
“作為政協委員,我們應該如何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攻堅一盤活’的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如何體現一個委員的擔當?這是我們未來一年需要努力思考的問題。”市政協委員、民建渝中區委副主委、重慶財經學院教授王曉穎&&,作為市政協委員,應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為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
王曉穎&&,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和使命。
華龍網記者 林楠 梁浩楠 伊永軍 秦思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