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彪形大漢”冒充離異女性實施詐騙 被判三年

  “摳腳大漢”在網上冒充“美女”實施詐騙,在新聞中並不罕見,實施詐騙的“摳腳大漢”最終遭到怎麼樣的刑罰?近日,上游新聞記者從巴南區人民檢察院獲悉,兩名在網上冒充離異女性,實施詐騙的熊某和聶某共騙取百餘名網友74000余元,被法院依法判處各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5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

  “彪形大漢”冒充離異美女行騙

  “本人現居重慶,30歲,有車有房,離異帶一孩,現經營一家花店,在線尋找有緣人,喜歡的留下交個朋友……”2022年,單身的小陳在某短視頻AA上偶然看到美女“小芳”視頻和信息,於是添加了其微信。

  在聊天過程中,“小芳”每天與小陳分享生活日常、在聊到情感方面的話題,&&現在只想找一個老實本分的男人,真心對待自己,踏踏實實地過日子。小陳通過翻看“小芳”朋友圈發現她是個勤儉持家、心地善良的女人,值得進一步交往。很快,兩人就在微信上確認了男女朋友關係。

  確定關係後,“小芳”以讓兩人關係更親密為由,讓小陳在其指定的小程序內下單購買禮物。小芳發來的商品鏈結,一條普通女士內褲標價要七八百,小陳雖認為商品價格偏高,但又覺得兩人如今是男女朋友,給對方買禮物理所當然,於是咬牙下單。之後,“小芳”又以買東西、給車加油等理由,多次向小陳提出轉賬或發紅包的要求,小陳都大方地答應了。

  直到有一次“小芳”告訴小陳自己過生日,希望小陳能給她520元,小陳因囊中羞澀沒有及時轉賬,“小芳”與他大吵一架後失聯了,這才讓小陳心生懷疑並報警。更讓小陳哭笑不得的是,經過警方調查,“小芳”竟然是兩個彪形大漢熊某和聶某。

  購物小程序為行騙而註冊控制

  2023年5月,該案件被移送至巴南區人民檢察院進行審查起訴。

  訊問過程中,熊某交代其和聶某自2022年初從外地回到重慶後,一直待業在家沒有收入,為維持生活,兩人商量在短視頻&&上打造離異單身女性的人設吸引男性網友,並以“網戀”的名義騙取對方的禮物和錢財。

  前期,兩人通過網絡&&購買多張電話卡實名註冊微信,並且購買多部二手手機用於登錄微信。在養號階段,他們從網上下載美女照片和視頻,將註冊的多個微信提前包裝成離異單身女性,同時,通過短視頻&&的引流團隊,以2到3元一個“精準客戶”的價格,在一些短視頻&&上推流,吸引男性添加微信好友。

  在網上確定男女朋友關係後,則提出通過特定小程序讓對方給自己買禮物。對於不願意買禮物的,他們即認為沒有詐騙價值,通過減少聊天頻率或者以吵架的方式疏遠。反之即為有詐騙價值的,他們會在之後的聊天中以過生日、加油等理由,向對方索要紅包或轉賬。

  經檢察機關依法審查還查明,用於買東西的小程序實際也是由兩人註冊和控制。如果有人願意給他們買禮物,就把在小程序內挑好的高價商品鏈結發送給對方下單,收到款項後從後&提現到自己的銀行卡中。這些商品其實是他們從購物&&中挑選購買的,價值僅幾十元。

  檢察官提醒:買禮物、發紅包、轉賬要謹慎

  案件承辦檢察官通過翻看熊某和聶某的多個微信號上的聊天記錄發現,二人通過“網戀”詐騙的方式,共騙取百餘名網友74000余元。

  2023年11月,巴南區人民檢察院認為熊某和聶某虛構事實,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二人的刑事責任。日前,法院依法判處熊某、聶某各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5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

  案件承辦檢察官提醒大家:近年來,以“網戀”名義實施詐騙的套路層出不窮,但這些套路大都是可識別的。如本案中嫌疑人要求購買的商品價格,本身就不符合大眾的消費水平,且在網絡上認識不久,就與受害者成為男女朋友關係的行為也不是正常的人際交往邏輯。在網絡交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求買禮物、發紅包、轉賬的可能都是騙子。發現上當受騙及時保留相關證據並報警,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記者 何艷

編輯: 韓夢霖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