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奉節縣三峽之巔景區,游客在觀景&&欣賞雄偉的三峽風光。(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11月15日,墊江縣五洞鎮臥龍河,清漂工人在河裏清理垃圾,保護河域環境。(通訊員 龔長浩 攝/視覺重慶)
11月23日,北碚區蔡家崗街道汪家堡社區,孩子們在新建成的“口袋公園”玩耍。(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
9月14日,航拍的美麗新重慶。(王正坤 攝/視覺重慶)
6月6日,九龍坡區建川博物館軍艦碼頭,市民、志願者、漁政工作人員一起放流魚苗。(記者 齊嵐森 實習生 辛飛 攝/視覺重慶)
12月13日,開州區舉子園,藍天、彩林、碧水相映成景。(通訊員 王曉宇 攝/視覺重慶)
5月20日,渝中區珊瑚公園,都市生態景觀成為人們拍照打卡的熱門地。(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12月7日,沙坪壩區菁雲湖公園層林盡染,景美如畫。(通訊員 郭晉 攝/視覺重慶)
冬日暖陽,天清氣朗。
走進山水之城,看江峽相擁,碧水東流。
江上游輪汽笛鳴響,伴隨着江潮涌動,一幅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絕美圖景正在美麗重慶徐徐鋪陳。
今年以來,重慶堅持一體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全力交出生態環境高分報表,紮實推動美麗重慶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全市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暖陽和煦,珊瑚公園4.23公里濱江親水步道和綠色生態廊道上,人們怡然自得。
沿江上溯,花溪河與長江匯合處,花溪河長江入口濕地公園、濱河公園等已建成開放,展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景象。
截至目前,重慶境內長江、嘉陵江、烏江幹流4012個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93%;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保持Ⅱ類,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通過“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重慶陸續完成了長江、嘉陵江沿岸區域的改造,保護自然生態,加強岸線治理,打造濱江公共生態空間,串聯起一條濱江生態長廊,描繪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
美麗重慶,不止於濱江。
從廢棄礦坑到“重慶小九寨”,重慶版“天空之鏡”銅鑼山礦山公園,實現了從廢棄礦坑到美麗公園的華麗轉身。
山勢巍峨,碧水靜默。
登高遙望銅鑼山礦山公園,蒼翠群山與明鏡天空交相輝映。其獨特的礦坑奇景,沿銅鑼山山體呈帶狀“串珠式”分佈。陽光映照下,斑斕的湖水形成一幅幅絕美的琉璃畫卷,鋪陳在絕壁山丘之間。
不僅是廢棄礦坑修復,重慶還在全國率先推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程度分級和用途分類管理,修復污染地塊24塊,提供凈地2260畝,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評價空氣質量6項指標全部達標,臭氧超標天數同比減少8天,為近10年來最佳水平……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重慶的山水畫卷裏,究竟還隱藏着多少驚艷?(記者 陳維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