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在李家沱長江復線橋上的軌道交通18號線列車。新華網 耿駿宇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28日電(韓夢霖)從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獲悉,12月28日,由中國鐵建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的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正式開通初期運營,重慶市再添一條連接南北區域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路。
軌道交通18號線全長29公里,設車站19座,線路起於渝中區富華路站,依次途徑歇&子站(暫緩開通)、奧體中心站、石坪橋站、楊家坪站、灘子口站、黃桷坪站、四川美術學院站、電廠站、李家沱大橋站、重慶理工大學站、花溪工業園站、巴濱路濕地公園站、茄子溪站、白居寺站、伏牛溪站、金鰲山站、跳磴站,止於大渡口區跳磴南站。軌道交通18號線開通初期運營後,首班車發車時間為6:30,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3:00,最小行車間隔為7分鐘。
軌道交通18號線通車後,近期可與軌道交通環線、2號線、5號線、9號線、江跳線實現換乘,遠期可與規劃24號線、26號線等線路實現換乘,有效服務渝中、九龍坡、巴南、大渡口四大行政區,化龍橋、楊家坪兩大商圈,重慶理工大學、四川美術學院兩所高校,實現區域間快速聯通,帶動沿線産業聚集形成,有效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
據中國鐵建重慶軌道18號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線路建設施工難度極大,線路穿越核心城區,兩度跨越長江。項目建設過程中面臨徵拆遷改量大、作業空間受限、地質環境複雜等諸多外部挑戰。同時,項目還包含多個技術複雜的單體工程,包括白居寺長江大橋、李家沱長江復線橋,以及國內首個採用暗挖隧道的地下停車列檢庫——富華路停車場、重慶地區最大跨度淺埋暗挖車站——楊家坪車站等多項控制性工程。
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鐵建項目團隊推廣使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成立了信息化建設專業技術團隊,搭建了項目BIM+GIS信息化管理&&,創新採用多項工藝技術,有力提升了全線建設運行的專業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該項目設計與城市規劃深度融合,通過藝術手法結合現代科技,塑造了集歷史性、現代性、地域性為一體的新型軌道公共藝術空間,一站一主題,彰顯重慶獨特的城市人文、地理和文化特色,列車整體設計採用松石綠主題色,提取“山水之城”的線條元素,極具“山水氣息”。
據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軌道交通18號線建成通車,標誌着重慶前三期軌道線路全部建成投用,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增至13條,運營里程達到538公里。下一步,重慶將全力推進第四期軌道交通線路建設,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
從駕駛室視角看行駛中的軌道交通18號線。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圖為軌道交通18號線奧體中心站。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列車整體設計採用松石綠主題色。新華網 發(中國鐵建供圖)
軌道交通18號線車廂。新華網 耿駿宇 攝
軌道交通18號線列車穿過李家沱長江復線橋。新華網 發(中國鐵建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