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産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産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産’文章”。當前,全國各地發展農村特色産業,扎根“土”,體現“特”,形成“産”,從發展産品向發展産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轉變。做好“土特産”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其中蘊含着鄉村産業振興的美好圖景。
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鄉味》,記錄各地做好“土特産”文章的鮮活故事,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産業發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海報設計:馬天龍
新華網重慶11月7日電(李元元 陳雨)深秋時節,走進位於重慶市潼南區柏梓鎮的萬畝檸檬基地,嫩黃色的果實隨風搖曳,陣陣檸檬香撲鼻而來。基地內,農戶們正忙着採摘檸檬。伴隨着嘈雜的貨車馬達聲,一顆顆金燦燦的檸檬從這裡走出潼南、走向全球。
潼南是世界公認的三大檸檬産地之一。在這裡,一顆小檸檬已經串起了一條大産業鏈:從種苗脫毒到規模化種植,再到精深加工成為350余種産品,沿着“一帶一路”走向世界,潼南檸檬順利“出圈”。
重慶市潼南區柏梓鎮的萬畝檸檬基地內,檸檬挂滿枝頭。新華網發(王華僑 攝)
從育苗棚到種植園
潼南檸檬實現年産鮮果28萬噸
潼南區科技推廣中心檸檬産業發展站副站長左龍亞介紹,潼南的檸檬以“尤力克”品種為主,該品種檸檬香氣濃,果汁多,檸檬酸含量高,具有良好的品種優勢。但“尤力克”卻有一個致命的“天敵”——黃脈病。檸檬樹一旦感染了黃脈病,産量和品質會大幅下降。
為了將這個病毒“連根拔起”,2018年底,重慶首個檸檬脫毒育苗中心在柏梓鎮建成投産。通過兩年的繁育,2020年檸檬脫毒育苗中心培育出首批脫毒檸檬種苗,不僅從源頭阻絕了黃脈病的發生,且使用該種苗種出來的檸檬長勢好,抗病性強。
潼南檸檬脫毒育苗中心一技術員介紹,目前,該檸檬脫毒育苗中心每年可為川渝地區乃至全國提供健壯、無毒的檸檬種苗近60萬株。中心還引進了澳洲血檬、手指檸檬、四季檸檬等15個新品種,進行篩選、培育、試驗示範,為潼南檸檬産業發展儲備良種。此外,中心還建成了三級良種繁育體系,從源頭上保障檸檬産業發展安全。
優質的種苗為潼南檸檬的規模化種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潼南區還制定了檸檬産業的標準化生産技術,加強區域檸檬産業“水肥一體化+物聯網”管控、綠色防控等技術集成和有特色的專業檸檬農機機械裝備應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着力提升檸檬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種植水平,提高檸檬的産量和品質。
為了保證檸檬的品質,潼南區還建立了區、鎮、村三級監管網絡系統,實現遠程監控、在線診斷,鮮果下枝接受200余項國際標準檢測,合格率100%。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潼南檸檬的種植面積已達32萬畝。2022年,潼南産檸檬鮮果28萬噸,綜合産值60億元。
潼南檸檬脫毒育苗中心培育的手指檸檬。新華網 陳雨 攝
從實驗室到加工車間
一顆小檸檬串起一條大産業鏈
在位於潼南高新區的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檬泰生物)生産車間,一條全自動生産線正在生産新型果膠産品。“這條生産線運用的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檸檬六分離提取技術。”檬泰生物合夥人、技術總監孫仕橋介紹,通過該技術可以從一顆檸檬的油囊、外皮層、中皮層、果肉和果核裏提取加工出數十種高附加值産品,實現對檸檬的100%加工利用,讓檸檬的價值呈幾何倍增。
目前,這條果膠産線一年可産果膠2000噸,輻射川渝核心檸檬産區,消耗10萬噸檸檬鮮果次果。“我們現在已經與10余家四川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並計劃為遂寧喜之郎等食品企業提供生産材料,實現産業互補互優。”檬泰生物總經理崔洪源説。
檸檬果膠是潼南眾多檸檬深加工産品之一。為規避鮮果市場風險,提高産品附加值,近年來,潼南圍繞精深加工,不斷研發新産品,做強做大檸檬産業。檸檬飲用水、檸檬糕、檸檬即食片、檸檬凍幹片、檸檬面膜、檸檬香皂……如今,潼南檸檬已經開發出飲料、綠色食品、美容護膚品、生物醫藥及保健品等5大體系350多種産品,累計培育出檸檬加工企業35家。
在重慶匯達檸檬科技集團,一顆檸檬能變成300多種産品。“果肉製成檸檬飲料,果皮製成檸檬蜜茶,果皮還能提煉出檸檬精油,製作成洗面奶、面膜等日化用品,連苦澀的檸檬籽都能製成花果茶。與賣檸檬鮮果相比,這些産品的身價提高了幾倍甚至幾十倍。”該公司副總經理徐小玲説。
科技為檸檬産業發展賦能。截至目前,潼南已自主研發檸檬精深加工技術300余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38余項,打造檸檬産業數字化生産線10條。檸檬年加工能力達30萬噸,加工産值30億元,累計帶動10余萬人就業。
雪王農業(重慶)有限公司的自動化選果線。新華網發(羅列 攝)
從“單打獨鬥”到“一體化”
川渝攜手助力檸檬産業走向世界
在雪王農業(重慶)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一筐筐檸檬被倒入鮮果分選機,它們經過清洗、殺菌、套袋等多個環節後,將被送至重慶多家飲品店。“我們除收購潼南的檸檬外,還會前往周邊的四川安岳、遂寧等地收購,以保證有足夠的鮮果供應生産。”該公司負責人介紹。
潼南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四川安岳、遂寧等地,檸檬産業發展早,基地規模大,銷售和初加工體系較為完善,但種植主體多為散戶,缺乏深加工企業,種植園規範管理參差不齊。潼南檸檬作為後起之秀,種植主體多為公司、合作社,規範管理和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但在産量和出口市場份額方面,則更需努力。因此,川渝檸檬産區沒有天然屏障,是一張完整的産業版圖。
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近年來,川渝攜手共同制定了檸檬産業統一的標準化生産技術,共同推廣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潼南聯合四川省安岳縣發布了《中國檸檬産業科技創新聯盟宣言》,成立了中國檸檬産業科技創新聯盟。潼南與四川資陽聯合&&了《中國檸檬産區檸檬種植技術規範》,建立栽植密度、農藥肥料使用、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環節規範技術標準。潼南還與川渝毗鄰8區縣簽署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檸檬産區聯盟宣言》,將共同促進技術創新、優化産業合作、開拓全球市場,助力檸檬産業“走出去”。
目前,潼南區正在全力建設成渝(潼南)中央廚房産業園。該産業園位於潼南高新區,總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計劃投資400億元左右,重點發展智能化、全鏈條、多功能中央廚房産業集群,更好融入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根據規劃,到2025年,該園區年産值達100億元,有力輻射潼南周邊區域;到2030年,園區年産值達200億元,輻射帶動川渝兩地,建成川渝最大的智能化中央廚房産業園、中國(重慶)國際農産品加工示範園區。
潼南檸檬豐收。新華網發(蔣開俊 攝)
“下一步,我們還將實施潼南檸檬優品、智慧、強鏈、品牌、暢銷、共富六大工程,攜手大足、資陽(安岳)、遂寧等周邊區市縣在中國檸檬科技創新高地,良種苗木繁育基地、世界優質檸檬生産基地,精深加工集群等方面合作共建,打造千億級檸檬産業集群。”潼南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李成群&&。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潼南檸檬已遠銷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尼、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潼南出口檸檬3.98萬噸,金額3.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