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8月26日電(歐陽虹雲 聶雋熠)“巫溪將全面融入重慶‘33618’製造業體系,推動巫溪烤魚、巫溪老鷹茶、中藥材精深加工集群發展,全市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教育裝備生産等六大基地正加快形成。”8月26日,重慶市“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巫溪專場上,巫溪縣委書記李衛東&&。
巫溪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綿延起伏的大巴山造就了獨特的山形地貌,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自然資源。巫溪素有“天然藥海”之稱,現有地産中藥材2932種,佔重慶藥用動植物總數的50.2%,另有常用中藥材320種。據縣誌記載,巫溪百年以上連續種植的中藥材達50余種,其中太白貝母、大寧黨參、巫溪獨活先後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認定和種源認定。此前,巫溪已建成全國首個道地中藥材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正着力推動中藥材精深加工産業集群發展,探索藥食同源新路徑。
巫溪正搶抓國家“渝十味”中藥材優勢特色産業和中醫藥大健康産業集群發展機遇,推動建設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産品溯源系統及道地藥材基因庫。“我們力爭用3年時間讓全縣中藥材在地面積達50萬畝以上、産值突破20億元,再用15年時間實現産值達到100億元。”巫溪縣政府新聞發言人唐江洪説。
巫溪自然風光優美,全縣擁有旅游資源單體497處,資源種類21項,其中五級旅游資源單體6個。巫溪正着力構建具有巫溪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讓好山好水變成好風景、優良生態變成生産力。當地一方面大力培育旅游第一支柱産業,A級景區增加到13個,“天地靈氣·逍遙巫溪”已成為巫溪響亮的旅游標誌和品牌,全縣旅游人數、綜合收入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近10萬群眾端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飯”。另一方面全面融入重慶“33618”製造業體系,推動巫溪烤魚、巫溪老鷹茶、中藥材精深加工集群發展,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教育裝備生産等六大基地正加快形成,巴繡、晚李、蜜柚、富鍶蛋等一批具有巫溪辨識度的産品銷往海外。
巫溪將把旅游業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第一支柱産業,堅持“綠色打底、山河為骨、文化鑄魂”,突出“慢巫溪快逍遙”,構建全域旅游格局,唱響“天地靈氣逍遙巫溪”文旅品牌,充分彰顯旅游業龍頭帶動作用。巫溪力爭到2030年,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3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40億元,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