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區第八屆安穩伏羊美食文化節上發布了智能化服務工具“山羊産業大腦”。新華網 劉磊 攝
新華網重慶8月23日電(劉磊)入伏食羊,是重慶綦江安穩鎮的傳統習俗。
8月22日,2024年綦江區鄉村“村晚”暨第八屆安穩伏羊美食文化節舉行,邀請市民游客共享長桌宴、品伏羊美食、賞民俗文化,併發布智能化服務工具“山羊産業大腦”,助力綦江山羊“羊名”。
伏羊節在安穩鎮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朝,因“伏”和“福”諧音,“羊”和“祥”相近,歷來安穩人就用伏羊節表達送福送吉祥的寓意。
今年安穩伏羊美食文化節開幕式與綦江區鄉村“村晚”結合,編排文藝節目、民俗體驗、産業展示、項目簽約等內容,突出好看、好玩、好吃、好購。
活動現場,一張張長桌一字排開,組成百米長桌宴,擺上安穩羊肉和北渡魚等綦江特色美食,讓市民游客大飽口福。
安穩鎮還設置了獨具特色羊古僚集市,劃分為土特産展銷區和羊肉專場區。據悉,安穩地處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接合部,千年前古代僚人在這裡建立了用來交易羊的羊古僚集市,蘊藏着深厚的文化內涵。
在安穩鎮,羊肉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溫暖了心窩,更帶動了一條産業鏈。目前安穩山羊産業初步形成了“産加銷”一體化發展格局,實現“田園”到“餐桌”的全産業鏈條發展,帶動了群眾增收。
數據顯示,全鎮已發展山羊養殖農民合作社4個、家庭農場193家、養殖大戶103戶,全鎮存欄達3.5萬隻,全産業鏈産值超2億元。“安穩山羊”也獲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安穩羊肉宴”製作技藝被評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為讓包括安穩山羊在內的綦江山羊産業進一步“羊名”,當天綦江還發布了為山羊産業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服務工具“山羊産業大腦”,旨在提升養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推動産業升級、提升産品附加值。
綦江區農業農村委主任曹長科介紹,“山羊産業大腦”面向養殖、加工和餐飲等産業主體,按照“1+1+4+N”架構(即:1套全産業鏈數據資源體系,1個山羊AI模型能力組件中心,以及數字生産、數字流通、數字服務和數字監管4個一級應用場景和N個二級應用場景,形成“産業大腦+未來羊場”閉環系統)建設。聚焦全産業鏈信息可溯源、品質分級定價可評價、養殖標準技術可推廣、産供銷服數據可運用四個目標。
當天,綦江千里傳媒有限公司與重慶鴻強食品有限公司、重慶市綦江區上奮田果蔬種植股份合作社、重慶昇潤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簽約,助力安穩山羊産業發展。
本屆安穩伏羊美食文化節將持續至9月1日,共11天。
百米長桌宴讓市民游客大飽口福。新華網 劉磊 攝
羊古僚集市人流如織。新華網 劉磊 攝
市民游客在選購安穩山羊羊肉加工産品。新華網 劉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