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重慶500千伏陳家橋變電站,運維人員通過機器人和無人機等設備,開展迎峰度夏特巡工作。(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供圖)
“高溫天氣仍在持續,我們到現場和機器人協同巡視和測溫,你們在後&抄錄智巡系統上傳的數據。”8月20日早上8時,在重慶500千伏陳家橋變電站接班當值的運維人員謝鳳林正組織開展迎峰度夏特巡工作。
當天,特巡範圍涉及全站多個區域重載大負荷設備。他們通過以智能化裝備為載體的人機協同模式,形成後&與現場動、靜態互動互聯,保質保量高效推進各個具體巡視項目有序實施。
“目前500千伏超高壓電網迎峰度夏工作正處於特殊保障時段,每天要進行三次巡視和兩次測溫,我們運用人工、機器人、遠程智能巡視系統、全景攝像頭和無人機,‘五位一體’開展巡護。”謝鳳林介紹説。
上午9時,在戶外現場,頭頂烈日的謝鳳林與巡檢機器人時而在設備之間擦肩而過,時而在同一個巡視點區域內駐站停留。“我們與機器人分工合作,分別對現場一次設備和二次箱體進行紅外測溫,最終將所測得的數據互為補充,並形成完整的測溫報告。”謝鳳林稱。
主控室電腦前,運維人員柳笛簫一邊從智能巡視系統和全景攝像頭的高清視頻畫面中逐個查看設備,一邊同步分析和判斷是否存在異常情況。“5012開關氣體壓力為0.72兆帕,在正常範圍內。”柳笛簫同時在巡視卡上抄錄下了數字。
“共有20個氣壓表計和54個油位觀測點分佈在特巡保障範圍內,通過智能巡視系統能夠非常快速、準確地讀取全站每個表計所指示的數值,對於一些位置非常高而肉眼無法捕捉的重要設備部位,可以利用全景攝像頭從俯視的角度查看到。”柳笛簫説。
“嗚……”扇葉高速轉動聲在開關場門前響起,一架被稱為“空中舞者”的炫白色無人機慢慢直線升空……完成數據抄錄的柳笛簫並沒有閒下來,而是熟練操作無人機朝設備區上方飛去。
“無人機可以多維度捕捉主變套管引線接頭、架空絕緣子外觀和門型構架螺栓銹蝕等一些肉眼難以發現的隱患。”柳笛簫介紹。
下一步,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將不斷積累新技術運用經驗,促使智能裝備在電網中發揮的作用達到最大化,用更加高效的手段和精準的數據充分掌握、感知設備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