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趙佳樂
“多虧了‘金融助農’政策,為我精準匹配服務,幫我渡過難關。”重慶萬盛經開區黑山鎮重慶獼香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洪英説。
洪英此前流轉了100畝土地種植獼猴桃。因缺乏資金,沒有安裝大棚和滴灌帶適時澆水,她的獼猴桃只能“靠天吃飯”。每逢高溫季節,果園裏大量獼猴桃被太陽曬死,嚴重影響産量。因缺少抵押物,貸不到款,她也只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今年初,萬盛經開區鄉村振興局工作人員和中國農業銀行萬盛支行工作人員得知洪英的情況後,為洪英推薦“富民貸”信貸服務。“富民貸”由國家鄉村振興局和中國農業銀行聯合推出,是一種通過銀政合作設立政府風險補償金、向符合條件的農戶發放的用於生産經營的免抵押免擔保信貸産品,農戶最高能貸款30萬元。
“工作人員上門教我在手機上操作申請,經過對我的種植規模以及徵信等情況的評估後,30萬元貸款很快到賬。”洪英説,“如今果園安裝上了大棚和滴灌帶,預計今年可産獼猴桃4萬斤,收入超過45萬元。”
近年來,萬盛經開區立足獼猴桃等特色農業産業,通過用好信貸和農業保險等服務,推動鄉村産業振興。針對農村群眾缺乏有效信息以及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通過精準匹配需求,統籌用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愉快助農貸”“富民貸”等信貸服務,針對種植業、公益林、養殖業、區縣優勢特色農産品等開展多種類農業保險,大幅提高農村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助力特色産業發展。
“幸好有政策性農業保險,才降低了獼猴桃減産損失。”黑山鎮南門村的重慶彌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明貴説。此前趙明貴的果園遇到乾旱,300余畝獼猴桃減産,其中145畝受損嚴重。因為有政策性農業保險,他拿到了13.74萬元理賠款。“每畝保費200元,自己每畝投保60元,其餘由各級財政承擔。如果獼猴桃遇天災造成損失,每畝最高可理賠2500元。”趙明貴説。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宣傳,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用好‘金融活水’,圍繞各村主導産業、特色産業、綠色農業等重點領域,着力發揮産業帶動、聯農帶農作用,把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進一步延伸到基層,有效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萬盛經開區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