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展覽現場。
全國各地的游客很多愛到重慶打卡游玩,你知道嗎?古人也愛到重慶“打卡”,位於重慶涪陵的白鶴梁題刻就保留了很多古人“打卡”的痕跡。7月27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的專題展覽《1200年那些事——打卡白鶴梁 話題知多少》詳細展示了白鶴梁題刻背後的“古人打卡故事”。
據介紹,白鶴梁題刻位於重慶涪陵城北的長江幹流中,上面題刻有文字186段,石魚13組18尾等圖像。題刻內容豐富多彩,包含了水文記錄、豐收祈願、游記題名等種種內容。其中,記錄打卡旅游的行為“觀石魚題名”、與友人“同觀石魚”在當時頗為流行。“觀石魚之兆年,拂涪翁之遺跡,亦一時勝游也。”在眾多的打卡留名中,最有名的便是黃庭堅的題記:“元符庚辰,涪翁來”,簡簡單單7個字,只有時間姓名,與現代人的“到此一游+姓名”極其相似。
在眾多題刻中,一些人反復到來參觀,留下姓名,而次數最多的是一個叫“孫伯達”的人,在公元1125年、1129年這兩年與好友劉大全、周受卿共計前往四次。按時間排序分別是“毋丘兼孺題刻”“陳似題記”“文悅題記”“劉公亨等題記”。去的次數多了,他所題刻內容的畫風也逐漸隨性,由游玩的簡單記述到只有時間姓名。
白鶴梁題刻內容豐富,且接地氣,游客可以在題刻的文字中,一窺當時川渝地區人們輕鬆自在的風貌。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10月7日,免費開放。(陶玉蓮)

圖為展覽現場。

圖為觀眾參觀展覽。

圖為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