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7月10日電(記者周文衝)近日,重慶市兩江新區鴛鴦街道金嵐社區的居民發現,自家新的門樓牌上多了一個二維碼,通過掃碼,房屋所在地標準地址、社區居委會、派出所警務區及責任民警等信息一目了然。
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了解到,2022年以來,重慶警方推廣二維碼門樓牌服務,將標準地址等信息生成二維碼,讓建築物和房屋有了“電子身份證”。通過掃描二維碼,群眾可直接調用重名查詢、堵路移車等15項惠民服務功能。這一舉措將警務服務觸角延伸至群眾家門口,服務群眾更加高效。
“準備在家裏養寵物犬,但不知道哪些品種能養,掃一掃家門口門樓牌上的二維碼,相關政策就清楚了。”家住江北區春森彼岸小區的王女士在掃碼後進入“治安專區”的養犬登記系統,不僅看到了詳細的養犬政策解讀,還準備在線上為犬只登記。
家住江津區錦繡新城的黎女士近日回家時發現忘帶鑰匙,她用手機掃描門牌上的二維碼,點擊“便民服務”的“開鎖業名錄查詢”,迅速&&上了離自己最近的開鎖員。
前不久,“幼升小”“小升初”學生信息維護工作啟動,潼南區雙江派出所社區民警呂妍佳走村入戶,向村民推廣新安裝的二維碼門樓牌使用方法,幫助村民在自家門口掃碼完成“幼升小”“小升初”線上信息維護100余條。
“二維碼門樓牌讓政務服務便捷高效,但一些群眾存在掃碼顧慮。我們要讓群眾知曉信息是直接導入公安加密網的,能有效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呂妍佳説。
截至目前,重慶市已累計製作上墻二維碼門樓牌233萬餘張,累計向12個市級部門提供調用標準地址服務5014萬餘次,向群眾提供掃碼服務34萬餘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