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酉陽縣酉水河,工作人員正在巡河。目前,我市持續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努力惠及更多群眾和企業。特約攝影 陳碧生/視覺重慶
陳先生在洪崖洞景區經營一家飲品店,眼下正值暑期,生意一下子火爆了許多。
“節假日客流量明顯增大,按慣例,營業期間我們常常要接受市場監管、衞生等多個部門上門檢查。”7月3日,陳先生告訴記者,“往年暑期,有時一天要接待幾撥人。”
不過,今年以來的執法檢查方式卻讓陳先生頗為驚喜:重復上門、多頭檢查的情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部門和街道組成的聯合執法隊,“組團”上門,“綜合查一次”。
並且,“組團”執法過程中,檢查店內消防設施的、檢查應急預案的、檢查收費標準的……一項項檢查專業、規範而有序,不到半小時便完成了。
從“多個部門分頭查”到“一支隊伍綜合查”,陳先生所體驗到的“便捷高效”,得益於我市一項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去年以來,市司法局聚焦提升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持續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創新運用執法事項、執法力量、執法方式、數字賦能、協調監督“五個綜合”關鍵變量,直擊基層社會治理中的行政執法難點、痛點、堵點,努力惠及更多群眾和企業。
此項改革已於今年1月1日起在全市1031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開。半年來,改革成效如何?推進過程中有哪些亮點和難點?
高效監管
組團式檢查,解決“看得見、管不着”難題
“行政執法改革要解決的就是‘看得見、管不着’、治理資源難統合、協作機制不暢通、治理能力難提升等基層治理難題。”在接受採訪過程中,市司法局行政執法指導監督處處長郭嚴祥這樣介紹改革的目的。
“過去,重慶鎮街一級行政執法權十分有限,鄉鎮裏的行政處罰需要上級機關統一執法或者派駐執法隊伍到鄉鎮執法。”郭嚴祥坦言,這樣一來,往往處理就會變得滯後,在時間、空間及人員配置上也可能存在執法觸角無法到達的情況。
同時,鄉鎮(街道)還存在部門派駐執法、鄉鎮(街道)綜合執法、職能科室分散執法“三張皮”,各板塊監管權責“剪不斷理還亂”,有的鄉鎮(街道)開展一次執法要懷揣七八種不同部門的執法文書,多頭執法、重復執法情況時有發生,工作繁瑣且低效。
堅持問題導向,才能精準找到破解頑症的有效路徑。
郭嚴祥説,為解決鎮街權責不清、有責無權的問題,我市明確了“一個口子執法”改革方向,將多個領域執法事項納入“一張清單”,多個條線行政執法人員建成“一支隊伍”,多個執法流程搬到“一個應用”,並在此基礎上因地施策、按需賦權,確保行政執法力量向基層下沉。
然而,這項改革涉及部門多、改革難度大、複雜程度高。賦權如何精準?隊伍怎樣構建?監督怎麼保障?這些都是擺在改革面前的重大難題。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首先抓住了賦權這個關鍵點,以‘一張清單’定權責。”郭嚴祥説,我市通過構建“法定執法+賦權執法+委託執法”的綜合行政執法新模式,系統梳理了基層治理迫切需要的高頻執法事項99項,並集中增強鄉鎮(街道)在應急消防、城市管理、水利、環保等15個方面的執法能力。
比如,改革後,我市將涉及佔道停車影響生活出行、擺攤設點影響周邊環境等“高頻事項”的處罰權賦予鎮街,從而促進基層更有效、更快捷整治此類違法行為。
目前,全市1031個鄉鎮(街道)均已公布實施法定執法事項、賦權執法事項清單。
其次,在隊伍構建方面,我市創新執法人員“縣屬鄉用共管”機制,通過減上補下、力量下沉,推動區縣執法部門以派駐、包片等方式下沉執法力量2240余名,與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統籌運行,分片駐地指導、共同執法,實現鎮街“一支隊伍管執法”。
此外,針對鎮街常見執法對象有多個執法主體、需要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的情況,市司法局借助數字應用打造多跨協同“綜合查一次”組團式執法,謀劃10個鎮街“執法監管一件事”,聯動14個行業領域,整合344個監管事項,形成跨層級、跨部門綜合監管場景。
數讀>>>
全市目前已累計實施“綜合查一次”組團式檢查2890次,有效減少檢查頻次20%以上,共減少入企執法4503次。
數字賦能
提高執法質效,推動行政執法全方位變革
半年來,對於改革帶來的變化,執法人員和迎檢對象都感觸頗深——
過去,對企業的行政執法檢查,常常被人吐槽。“今天這個部門來查消防設施,明天那個部門來查收費管理,前一撥執法人員剛走,後一撥執法人員又到了,企業要花大量時間、精力來迎接檢查。”大坪英利大融城地下停車場負責人盧先生感嘆,“現在是‘組團’來,來一次,一次性解決很多問題,我們也省心。”
“各個部門的檢查事項,現在被綜合放在一張清單,執法時實現了‘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檢查效率大幅上升。”渝中區司法局執法監督科負責人王朝營有感而發,儘管在執法頻次上“做了減法”,但在執法質效和力度上卻“做了加法”,同時為企業松綁減壓。
如今,變為“一支隊伍”的鎮街執法隊,承接了整合劃轉的大批新事項。面對下放的行政執法職權,基層又該如何有效聚合執法力量?
對此,市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推進處處長唐振宇透露,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市謀劃開發了全市統一的“執法+監督”數字應用以及掌上執法App,通過數字賦能,壓縮執法環節、減少執法時間、整合執法力量、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能,推動行政執法全方位變革、系統性重塑。
“請出示一下上崗證……”前不久,在重慶小康動力有限公司貨物倉儲庫,長壽區菩提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聯合多家區級執法部門對車間消防設施的系統配件、使用功能是否完好有效進行組團式執法檢查。
記者注意到,當所有事項檢查完畢後,執法人員通過手機上的“執法+監督”數字應用,將多項檢查結果集中到“一張清單”上,並提出綜合整改建議。
“這樣的檢查在有效實施監管的同時,節約了迎檢時間,讓企業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開展生産經營活動。”該公司總經理助理余頌彬評價説。
“之前單一部門發起聯合檢查難度極大,我們需要先制定工作方案,函請相關部門協助,一遍又一遍電話&&,整個過程耗時耗力。”長壽區菩提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袁列舉説,現在,只需通過“執法+監督”數字應用,就能實現“任務發布—部門邀約—現場檢查—處罰辦案—結果運用”全程線上運行,大大提高了監管執法效率。
如今,我市像袁列舉一樣的8977名執法人員,都可登錄、應用“執法+監督”App,全市範圍內一體化執法達到全新水平。
數讀>>>
今年以來,全市1031個鎮街通過“執法+監督”數字應用開展行政執法8.7萬餘次,實現裁量基準匹配率和全程網辦率100%,縮減辦案時間50%以上,執法後行政復議率低於萬分之五,同比下降56%。
分兩步走
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在基層率先突破
綦江區永城鎮的黃沙水庫是當地重要的水源地,然而時常有群眾在此違規釣魚,飲用水源面臨污染風險。
“黃沙水庫整體水域廣闊,兩岸植被茂密,巡查管控難度高,常規人工巡查存在局限性且耗時。”綦江區永城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鐘華告訴記者,這也是改革前的執法難點。
為破解類似難題,相關部門採取了多項措施。記者看到,在鐘華靈活操控下,一架小巧的無人機迅速升空,將黃沙水庫的情況“盡收眼底”,鎖定固化違規垂釣證據,與此同時執法人員迅速趕往現場進行處置。這種無人機輔助執法模式還運用到了違章建築查處等多個場景。
“綜合執法改革賦予基層更多的職責與使命,作為一線執法隊員,不僅要轉變思維方式,更要提升綜合能力。”鐘華説。
比如,農業綜合執法涉及種植、畜牧、農機、農産品質量等多個方面,不同的執法事項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儲備,這對一線執法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提升執法能力、加強技能培訓,是綜合行政執法人才培養、綜合執法效能提升的關鍵。”李寧是江津區城管局下沉到雙福街道的常駐人員,負責“面對面”指導一線執法人員現場辦案。
“一線執法人員最關注的是,如何快速準確發現問題,在執法辦案中怎樣理解好、適用好法律。”李寧説,江津區採取城管完全融入鎮街、駐點分片、人員包片三種形式下沉人員,對下沉人員進行具體化、規範化管理,既增強了鎮街執法力量,也強化了“面對面”指導。
可以説,勤學苦練強本領,正逐步內化為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的自覺行為選擇。
“當前,按照先鎮街再市縣、自下而上‘兩步走’思路,我市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已經從初期探索試點走向基層率先突破,正處於‘繼續深化’的階段。”市司法局副局長殷潔&&,接下來,將聚焦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推進執法隊伍、執法事項、執法監管、執法監督、執法&&“大綜合一體化”,構建完善職能清晰、隊伍精簡、協同高效、機制健全、行為規範、監督有力的行政執法新格局。
數讀>>>
截至目前,我市已通過製作執法教學視頻、開展場景化執法演練等形式,累計開展鎮街綜合執法專題培訓演練540次,培訓4.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