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多學科專家80余天的聯合救治下,出生體重僅870克的“小糰子”(化名)歷經多次生死考驗成功闖關,康復回家。7月1日上午,他的父母來到西南醫院,為參與救治的專家送上錦旗,&&感謝。
“小糰子”是一名胎齡僅26周的超早産兒,出生時,他的體重僅有870克,且伴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衰竭、肺炎以及貧血等,病情十分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
西南醫院兒科主任陳盛介紹,當時在接收小糰子後,醫護人員立刻對他進行了搶救,但接下來的病情進展讓已接診過多例早産兒的兒科醫護也倒吸一口涼氣。
原來,除了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衰竭、肺炎等危重症外,小糰子由於胎齡過小,全身器官發育極不成熟,他的腎功能也急劇惡化,血清肌酐在短時間內大幅增高、尿量減少,並伴隨高鉀血症、高乳酸血症、代謝性酸中毒、低血糖等多種併發癥,血鉀峰值最高達到9.31mmol/L。
簡而言之,小糰子出現了急性腎衰竭。根據以往臨床數據顯示,新生兒急性腎衰竭病死率10%~61%,胎齡<32周早産兒則高達80%,這意味着稍有不慎,小糰子就會夭折。
面對這樣的情況,兒科團隊立即&&腎臟內科緊急會診討論,制定救治方案。“鋻於超早産兒的生理特點,我們在綜合考慮後選擇對機體損傷較小且不需全身抗凝的腹膜透析方案。”陳盛説。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團隊又面臨了新的挑戰——無法找到合適的腹膜透析管。“目前國內市場上,規格最小的腹膜透析管長度為30cm,其中腹內部分長12cm,且包含8cm的側孔區域,但小糰子的腹壁厚度不足0.5cm,完全無法使用這些腹膜透析管。”
鋻於時間緊迫,根據臨床經驗,兒科及腎科團隊最終決定利用胸腔閉式引流管代替腹膜透析管,順利地幫小糰子建立了透析通路。經過連續72小時的腹膜透析治療,小糰子的腎臟功能終於逐步恢復,生命體徵趨於平穩。
但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剛解決了腎臟問題,小糰子的視網膜又被發現病變。5月下旬,在進行視網膜篩查時,醫生們發現小糰子存在早産兒視網膜病變(3期),並正在進行性加重,若不及時治療,可能面臨失明的風險。
見此情形,兒科再次邀請麻醉科、眼科的專家進行會診。5月24日,小糰子又一次被推進手術室,接受了雙眼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手術。在多個學科專家的保駕護航下,手術十分順利,眼底病變得到了有效控制。
經過80余天的精準救治和精心護理,小糰子身體情況逐步穩定,體重從870克增長到2500克,各項生命指標正常,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林紅 通訊員 黃琪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