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10余場特色非遺活動 多彩文化展演 一批“重慶好禮”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系列活動等你來

  5月28日,市文旅委舉行“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重慶主場活動”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我市共推出210多場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産宣傳展示活動,為世界更好了解重慶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和神韻打開大門。活動將持續到6月20日。

  210余場活動

  打造全方位非遺體驗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是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節日之一。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主題為“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圍繞這一主題,我市各區縣在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博物館、非遺特色村鎮、歷史文化街區、景區等文化空間,安排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共計超過210場。

  這些活動包括,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沙風磁韻”非遺購物節暨非遺展演、釣魚城旅游文化節暨“非遺趕大集”、端午龍舟賽、成渝古道保護成果展示暨千年榮昌·歷史文化周、2024年非遺技能比拼、環球自然日科普繪畫作品成果展等。

  此外,市文化旅游委、市農業農村委、兩江新區管委會、渝北區政府還將聯合主辦“茶和天下共享非遺”重慶首屆茶文化周,市曲藝團將聯動四川舉辦川渝曲藝展演大會等。

  主場活動

  展現全方位非遺之美

  作為我市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重磅活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重慶主場活動將於6月1日—2日在九龍坡區楊家坪步行街文化廣場舉行。

  今年,重慶的主場活動將結合“六一”兒童節、端午節等,重點突出文物、非遺同&呈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成渝雙城藝術聯動等三大特色。

  重慶主場活動將舉辦1場開幕式、1場市級比賽、6個專題展覽、11場演出,涵蓋吃、喝、玩、樂四大板塊,集中呈現重慶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新進展新成效、重慶旅游商品獨特的文化魅力,以及川渝兩地在文化、藝術、旅游等領域的繁榮發展和深度交流成果。

  其中,在活動開幕式上,我市將公布重慶首批市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名單、2024年“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非遺和旅游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展現重慶非遺區域性整體保護、普及教育與傳播、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有機結合的優秀成果;為第三批中華老字號企業授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特色展覽方面,“非遺購物節·第九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暨老字號博覽會”,將匯聚“舌尖非遺”“樂耍非遺”“嗨購非遺”“文創非遺”四大板塊180個川渝兩地非遺代表性項目、老字號及文創項目進行展示展銷;《一圖弄懂重慶四普》微展覽,將向市民介紹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進展,第一時間呈現重慶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最新成效;“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展”,將通過宣傳展板、沉浸式體驗等形式,展示保護實驗區特色亮點和非遺傳承發展情況;“民間收藏品公益鑒定諮詢活動”,將組織市級文物鑒定組專家在活動現場對民間收藏品提供鑒定和諮詢活動。

  在文旅活動方面,重慶主場活動將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藝術等多項資源,舉辦川渝曲藝展演大會、“梨園盛景”京劇專場、“舞動山城”廣場舞展演等。

  重慶好禮

  推動旅游業提質增效

  在眾多重慶主場活動中,2024“重慶好禮”旅游商品(文創産品)大賽暨外事禮品徵集、“成渝地·巴蜀情”第二屆雙城文化藝術周兩大主題活動,將集中推出一批極具重慶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文創産品)和外事禮品。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我市將舉辦2024“重慶好禮”旅游商品(文創産品)大賽暨外事禮品徵集活動,遴選一批有重慶辨識度的旅游商品,為企業搭建商品展示、品牌營銷、交流合作的綜合服務平台,進一步推動“重慶好禮”旅游商品品牌化、品質化發展。與此同時,“成渝地·巴蜀情”第二屆雙城文化藝術周也將同步舉行。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