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文化中國行|重慶忠縣:一條老街留住巴渝鄉愁
2024年05月03日 22:06 來源: 新華社

  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有一座以“忠”字命名的縣城——重慶忠縣。漢武帝時期置臨江縣,唐太宗感念巴國將軍巴蔓子“刎首留城”壯舉義懷忠信,賜名忠州。嚴顏、甘寧等忠臣良將涌現於此,白居易、陸贄等唐代名人曾在此為官……

  春日,記者走進忠縣的一條老街——忠州巷子,感受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現實的交相輝映。

  於長江之濱,行走在巷子裏,青石板路流淌着歲月痕跡,原樣保存的老城門、大府邸等和明清建築錯落排列……游人徜徉其中,體驗着一份慢時光的愜意。

忠州巷子原樣保存的大府邸區域。(受訪者供圖)

  忠州巷子古樸典雅,曾是老忠縣最繁華的街區,承載着“千年名邑”忠州的厚重文化,是忠州人的家鄉記憶和城市特有的文化符號。2020年,忠縣通過“微改造”,對老街進行保護性更新,最大限度還原歷史肌理、展現城市個性,並合理引入文旅新業態,讓原住民在此安居樂業。

  修繕後的忠州巷子延續城市文脈,留住了鄉愁記憶:在老街東門,遙想巴蔓子的英勇壯舉;在漢闕廣場,領略漢闕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孫家祠堂,欣賞巴渝建築的古色古香;在任家巷子,體驗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態……

  還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就是曾任忠州刺史的白居易。當年,客居此地的白居易勤政愛民,寫下觸動人心的文字,溫潤着忠州城。為了紀唸白居易,忠州後人以其《東坡種花二首》等詩歌為依據在此修築了東坡花園。登上東亭,游客可以感受“綠桂為佳客,紅蕉當美人”的意境;漫步園中,放懷東坡,領略“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之情懷。

忠州巷子夜景。(受訪者供圖)

 千年忠州,百年忠縣。歷史與文明,濃縮在一條老街上。如今的十字街、弓箭街等街巷縱橫排列,老城功能、附屬設施得到完善而又不失歷史韻味,頗具年代感的數十家商鋪鱗次櫛比,令人體味到白居易筆下“無論天涯與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的境界。

  忠州老街是忠縣人對生活的珍藏,對歲月的致敬。在這裡,可以與古人來一次深情對望,可以與自己來一場觸及靈魂的對話。今年“五一”假期,第二屆城市生活藝術季在忠州巷子拉開帷幕,游客還可現場參與忠州扎染體驗、老街故事會等項目,體驗長江邊老街區的趕集、非遺共創等特色活動。

游客們在忠州巷子休憩。(受訪者供圖)

  “老街環境大變樣了,來參觀的人不少,一到節假日游客更多,我們家的生意比改造之前翻了倍。”談起老街的變化,在街頭經營副食店的老居民肖本玉笑着説。

  近年來,忠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長江的歷史文化、山水文化與城鄉發展相融合。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今,忠州巷子已接待游客50萬人次。“我們將繼續統籌生態與人文、保護與利用,讓這條老街成為更多人嚮往的地方。”忠縣文旅委副主任向偉説。(記者周聞韜)

編輯: 陳雨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