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科技興漁 現代水産養殖技術激活梁平漁業一池春水
2024年04月30日 16:43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4月30日電(葛琦)連日來,重慶市梁平區禮讓鎮川西村的漁民們正加緊分批投放魚苗,看著波光粼粼的魚塘,梁平區畜牧漁業發展中心主任唐仁軍充滿希望。

  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實施後,市場優質魚供給不足讓唐仁軍看到科技興漁發展機遇,工廠化鱸魚車間、魚菜共生數字工廠……一批現代水産養殖技術激活梁平漁業一池春水。

  為提高魚塘畝産收益,唐仁軍一方面引導養殖業主優化養殖結構,推廣養殖鱸魚、鱖魚、南美白對蝦等名優魚品種6000余畝,畝均效益突破5萬元;另一方面將水産養殖與水培蔬菜有機結合,推廣魚菜共生等生態種養智慧農業模式,建成工廠化魚菜共生基地2個、魚菜共生池塘2000余畝。

  在魚菜共生數字工廠,高密度循環水養魚系統、蔬菜智能育苗系統、環境智能調控系統等六大智能系統與智能監測預警管理雲平台協同作業,在實現水産品高密度養殖、養殖尾水高效循環利用的同時,無人化種植的綠色蔬菜進一步提高畝産收益。

  尾水治理是水産養殖長期以來面臨的環保難題,唐仁軍因地制宜指導村民修建生態攔截溝,打造稻田濕地500余畝,建成川西漁村養殖尾水治理示範片1個、示範點20個,基本解決禮讓、明達、仁賢等地5000畝水産集中養殖區尾水直排問題。經處理後的尾水水質明顯改善,流經漁村的龍溪河水質長期穩定在地表水Ⅲ類以上,龍溪河被評為“長江經濟帶美麗河流”。

  為推動漁旅融合發展,唐仁軍積極引導傳統商品魚養殖向休閒垂釣、科普觀光的現代漁業方向發展。昔日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集漁産業、漁文化展示、技術培訓、休閒觀光、餐飲住宿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游觀光景區,當地打造的“龍溪漁歌”成功創建國家AAA景區。

  在唐仁軍的帶領下,梁平先後培育壯大水産苗種繁育基地9個,年産大鱗鲃、金龍鰍、錦鯉等苗種12億尾。2023年梁平區水産品産量2.23萬噸,漁業經濟總産值14.63億元。其中産業核心區川西村2023年集體經濟收入300萬元以上,並連續3年(2020-2022年)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超億元村”。

  引科技活水,興萬畝魚塘。扎根漁業研究多年,唐仁軍先後獲得授權專利20項、市級科技成果8項、區級科技進步獎1項,推動梁平區畜牧漁業發展中心成功創建全國首批星級基層水産技術推廣機構,重慶市友聯水産養殖股份合作社成功創建重慶首批國家級水産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唐仁軍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唐仁軍正在用顯微鏡觀察魚類樣本。新華網 彭博 攝

在魚菜共生數字工廠,水産養殖與水培蔬菜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畝産收益。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尾水生態治理池塘扮靚漁村。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昔日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集漁産業、漁文化展示、技術培訓、休閒觀光、餐飲住宿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游觀光景區。新華網 彭博 攝

編輯: 葛琦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