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10萬公里守護 走近為水生態環境“問診把脈”的人
2024年03月22日 14:28 來源: 新華網

  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了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水生生物對特定生態環境具有高度依賴性。在重慶,有這樣一群環境監測人,他們每到一處河流都會採集樣品,將水樣帶回實驗室,運用分類鑒定及環境DNA等技術,分析水裏有哪些底棲動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等,為水生態環境“問診把脈”。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今年38歲的蔣晶就是一名環境監測人。2008年,蔣晶從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因為想為保護生態環境盡一份力,所以她選擇回到出生地重慶,從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的玉灘水庫是蔣晶和同事們的監測重點之一。這個水庫主要用於農業灌溉及城鄉供水,大足區有近七十萬人的生活用水都來自這裡。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為了監測玉灘水庫的水生態環境,蔣晶和同事們每個月都會到這裡採集水樣,進行分析。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蔣晶説,以前,判斷一個地方的水環境好不好,主要看污染物有沒有超標。現在,主要看水生態是否平衡,水裏有哪些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等。水裏包含的物種能夠維持平衡狀態,就意味着這個水域的水生態環境健康。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打水、採樣、分裝……採樣現場,每個環節蔣晶和同事們都有條不紊,每一個步驟他們都一絲不茍。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在蔣晶看來,採樣的每一個步驟都事關監測結果,採樣的位置必須準確、容器必須嚴格達標、試劑少一滴或者多一滴都不行。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水樣採好後,蔣晶和同事們將其送回實驗室,使用精密的儀器設備分析,綜合評價水環境質量狀況,為玉灘水庫“體檢”。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自2023年開始監測玉灘水庫水生態環境以來,蔣晶和同事們在這裡監測出的浮游植物主要包括硅藻門和綠藻門,浮游動物以輪蟲為主。這些生物維持基本生態系統平衡,這説明玉灘水庫水生態環境較好。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每次監測中,蔣晶都期待看到水裏的生物保持平衡狀態。蔣晶説,水生生物棲息的生態環境能夠為它們提供生命所必需的空間、食物、水源以及庇護所,因此,健康的水生態環境對於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每年,蔣晶和同事們都要對重慶市內的128個點位進行監測。監測過程中,爬坡下坎、翻山越嶺、涉水過溪對他們來説是“家常便飯”。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自2017年加入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蔣晶已累計行走10萬公里路。蔣晶説,未來,她和同事們將繼續走下去,守護好一江碧水,讓美麗重慶更加美麗。新華網 黃俊輝 攝 陳雨 鄧佳星 文

編輯: 陳雨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