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重慶市雲陽縣的上游村,零星飛舞的雪花,透着迎春的氣息。走進當地一處肉牛繁育場,由光伏産生的電能有序保障了牛場排水、拌料和通風等生産運營,為400多頭種牛提供了良好的飼養環境。
日前,重慶銀行雲陽支行的工作人員再次來到繁育場開展回訪,詳細了解牛場的建設情況,以及企業今年的發展計劃和融資需求。
“有賴於金融服務港灣匹配的綠色低息融資方案,企業高效完成了繁育場光伏發電一體化建設。”雲陽縣農高雲源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黃國生介紹,如今肉牛繁育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年均還能産生90萬元的綠色發電收益,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黃國生口中的金融服務港灣是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近年來指導轄區金融機構創新打造集信貸培育對接、綜合金融服務、問題反饋解決等功能為一體的基層金融服務平台,金融服務港灣旨在引導金融資源有序下沉,助力各項貨幣政策工具直達經營主體。
“譚毛兒私房菜”是雲陽縣城裏的一家街邊小店,正值中午飯點,廚房裏熱氣騰騰,特色土碗菜陣陣飄香。據了解,餐館自2018年營業以來,憑藉菜色鮮美可口、價格公道,很快在當地形成了良好口碑,但幾年疫情一度讓餐館陷入困境。
“多虧建設銀行金融服務港灣的普惠貸款,在最艱難時刻給予餐館金融支持,解了燃眉之急。”餐館老闆譚勇告訴記者,得益於建行重慶雲陽支行的走訪對接,他的小店先後在2022年和2023年三次獲得普惠金融支持,不僅讓餐館渡過了難關,還實現了持續發展。
建行重慶雲陽支行行長王奕丁&&,依託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搭建的基層政銀企對接機制,建行重慶雲陽支行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金融支持,持續引導低息資金精準投向小微經營主體,助力商戶緩解資金難題。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重慶已建成金融服務港灣544個,走訪對接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26.6萬餘戶,為17.4萬戶經營主體發放貸款1650億元。
相比城市,針對山區、農村的金融服務受地理因素影響更大,強化數字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發展對於強化農村金融服務具有重要作用。為此,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探索搭建起了覆蓋全市金融機構的“長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線上融資服務平台,通過數字化賦能,在線上為民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助力普惠金融直達鄉村最基層。
近期,重慶市城口縣咸宜鎮的街道兩旁張燈結綵,處處洋溢着喜慶的節日氛圍。歐琼芳所經營的仁傑酒樓也在這裡。歐琼芳介紹,通過“長江渝融通”線上平台,自己在2023年高效獲批了助力經營發展的普惠貸款。
“相比傳統貸款,線上平台更高效便捷,獲批資金後我第一時間對門店進行了裝修,現在就餐環境有了改善,客人也更多了。”歐琼芳説。
“金融服務港灣的建設有助於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後一公里’。”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副行長李鈾&&,未來將持續深化銀政企合作共建模式,讓金融機構的産品與服務全天候直達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記者劉恩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