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月24日電(陳雨)“2024年是建設現代化美麗豐都的重要一年。我們將以‘小縣大城’試點為契機,錨定‘産業新城、文化名城、山水智城’發展目標,持續答好‘豐都八問’,努力跑出新速度、積累加速度,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美麗豐都。”近日,重慶市人大代表、豐都縣委書記張國忠在接受新華網2024重慶兩會系列訪談時&&。
剛剛過去的2023年,豐都縣地區生産總值實現406.1億元、同比增長6.5%;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6億元、同比增長9%;全體人均可支配收入32116元,同比增長5.9%。

張國忠做客新華網《2024重慶兩會系列訪談》欄目。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張國忠介紹,2022年,豐都縣以問題為導向,梳理出豐都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八個問題”,分別為:人口三問,即,人在哪、人去哪、人怎麼樣;鄉村兩問,即,現在靠誰來振興鄉村、今後靠誰來下地種田;城市三問,即,為什麼縣城留不住人、為什麼農業人口轉移捨近求遠、為什麼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2023年,豐都縣圍繞“豐都八問”,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努力建設現代化美麗豐都。
“豐都縣引進了投資200億元的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智能製造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破土開工。豐都縣還積極實施新農人培育提升行動,培育新農人4053人、聯結農戶4.41萬戶12.71萬人,助力鄉村振興。”張國忠介紹。
豐都大力發展文旅産業。2023年,豐都名山景區游客人數突破130萬。“巴渝神鳥”文創産品入選“重慶好禮”外事禮品,城市主題雕塑首次走出國門。3.2公里濱江步道、5.3公里龍河生態廊道建成投用,城市有了更多“打卡地”。
在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2023年豐都着力辦好豐都育才中學,市民對教育的滿意度極大提升。此外,豐都還建立了家庭教育互助會41個,覆蓋留守兒童7648人。

訪談現場。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張國忠&&,2024年,豐都將圍繞提高城市辨識度、舒適度、滿意度,打造國際范、豐都味的美好城市。具體而言,豐都將依託投資200億元的玻璃纖維項目構建全産業鏈,建設先進材料産業新城;將提速建設豐都圖書館、公共實訓基地、龍河東濱江公園等重大項目,不斷提高城市辨識度;建好公共服務設施,着力引進名優學校,打造就業創業聯盟。創建“三甲”醫院,進一步解決缺學位、車位、工位等“缺位”問題,提升市民滿意度;加快長江三橋、橫五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讓城市“血脈”更暢通。
“我們還將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圍繞‘世界鬼城’打造國際文化IP,依託巴渝神鳥培育火鳳凰系列文化産品。升級打造城市徽標、動漫形象、城市形象宣傳語,着力講好豐都故事、傳播豐都聲音。進一步發展文化産業,深化文化創意、旅游創業,圍繞‘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熱點’辦好祈福節、豐都廟會、中元節等文旅節會,讓文化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勝勢。”張國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