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重慶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情況”專題記者會。新華網 韓夢霖 攝
新華網重慶1月23日電(韓夢霖)在23日舉行的重慶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專題記者會上,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委主任孫澤均介紹,2023年以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以深化改革推動機制創新,積極推進“創新基層人大會議制度,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重大改革項目,探索推行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區縣人大“年中會議制”、鄉鎮人大“季會制”、區縣鄉鎮年度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2023年,全市各級人大積極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街道議事會議制度普遍建立,區縣、鄉鎮人大會議功能作用持續釋放,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運行擴面提效。
據介紹,重慶在全市範圍內推動建立街道黨工委領導、人大街道工委具體負責,民主推薦、協商確定議事代表,並定期召開議事會議的民主議事、民主管理制度,以此搭建街道收集民意新平台。截至2023年12月,重慶34個區縣的171個街道實施了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推選出議事代表9291名,先後召開議事代表會議97場。以涪陵區白濤街道為例,該街道現有議事代表71名,街道、部門、代表三級聯動,議事代表和人大代表共同編組進站、進圈入群,收集意見建議,督促督辦意見落實。
“我們街道已組織召開3次議事代表會議,提請議事代表會議聽取街道辦事處工作報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推進情況報告等,讓上級政策精神、政府工作成績、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情況、下一步發展規劃等通過議事代表向廣大群眾傳達和宣傳。”重慶市人大代表、白濤街道黨工委書記高亮&&。
孫澤均介紹,在改革中,重慶還完善區縣、鄉鎮人大會議制度,釋放基層人大會議效能,在全市範圍內探索實施兩項制度——區縣人大增開一次“年中會”、鄉鎮人大增開兩次“專項會”,讓基層人大會議由“一年一考”變“一年多考”,拓展代表履職廣度深度,着力解決基層人大會議功能發揮不充分,決定和監督等實效化不夠等問題。改革任務全面鋪開以來,14個區縣人大實施了“年中會議制”,36個區縣的156個鄉鎮人大實施了“季會制”。
重慶市人大代表、南岸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魏小紅介紹,南岸區人大常委會在全市率先探索推進“年中會議制”,於每年7-8月之間定期召開一次會議。19年來,“年中會議制”聽取審議了129份工作報告,推動“公參民”學校規範治理、“滿天星”行動計劃等117項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順利推進,93件區級重點民生實事得到督辦,制度優勢日漸顯著。
在“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過程中,重慶還推行年度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並實現區縣鄉鎮兩級全覆蓋。這項制度是在廣泛徵求人民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提出年度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經人大代表在人代會上以投票方式決定正式項目,交由政府及有關方面組織實施,並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監督的工作制度。
“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利用代表家站點等履職平台,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確保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實事項目選得好、定得準。”孫澤均&&。
目前,18個區縣人大實施了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666個鄉鎮人大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佔全市鄉鎮的84.7%。重慶市人大代表、榮昌區吳家鎮黨委書記劉志亮介紹,榮昌區15個鎮自推行鎮級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以來,一共票決並實施了240多個項目,推動辦成了一大批民生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