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人大代表、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做客新華網。新華網 彭博 攝
新華網重慶1月23日電(劉磊)“2024年,潼南將努力建設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增長極、産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力爭全年經濟增長7%,在縱深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展現潼南擔當、貢獻潼南力量。”1月22日,重慶市人大代表、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在接受新華網2024重慶兩會系列訪談時&&。
“新時代新征程,當前潼南面臨‘雙城經濟圈建設歷史性機遇’‘西部陸海新通道歷史性機遇’‘渝西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歷史性機遇’‘數字化變革歷史性機遇’等多重機遇。”文天平&&,2024年潼南將大力實施“涪江奔騰”計劃建設製造強區、建好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建設成渝中部南向開放樞紐之城、宜居智慧活力有尺度的濱江新城,打造“世界寬谷·田園城市”新地標、數字經濟新興高地,加快創新突破、奮力趕超跨越。
製造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中之重,也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中之重。“我們堅定不移把‘製造強區’作為經濟趕超跨越的‘首位戰略’,大力實施製造業‘涪江奔騰’計劃,着力壯大‘3+3+N’現代製造業集群。”文天平&&,為此潼南將打造中國第一汽車後市場基地、打造成渝地區食品及農産品加工高地、積極發展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産業集群。
文天平介紹,在打造中國第一汽車後市場基地方面,潼南擁有全國最大的汽車回收市場,每年回收汽車約12萬輛。潼南以此為基礎,建設再製造産業園,大力發展動力電池、核心材料、內外飾集成等産業,拓展汽車後市場梯次循環利用和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等業態,看似是舊、實則為新,可以説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鏈補齊了“最後一塊短板”。
在打造成渝地區食品及農産品加工高地方面,潼南依託中新食品加工園,着力打造糧油、檸檬、預製菜、中藥材、調味品5條30億級精深加工産業鏈,已經培育形成近50家國家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紅蜻蜓糧油年銷售額已經破億,推出的潼南小榨菜籽油深受消費者青睞。同時,今年冠源食品、中農藍等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産,規上食品及農産品産值可增長20%以上。
潼南涪琼兩江橫貫,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也是潼南的一塊金字招牌。為推動農業做大做強,當前潼南正建設長江上游制種高地,全鏈條發展檸檬、蔬菜、油菜三個百億級産業集群,建好“重慶農科城”“成渝中央廚房産業園”“重慶市平急兩用保供基地”三大&&。在此基礎上,持續做亮四張“國際檸檬之都”“西部綠色菜都”“中國油菜之鄉”“生態小龍蝦之鄉”4張名片。
“我們將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爭當全市鄉村振興排頭兵,奮力打造新時代巴渝和美鄉村潼南樣板。”文天平説。
為實現“建設成渝地區産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的願景,潼南還將發揮優勢,全力推動文化旅游迭代出圈。
“潼南是一個人文厚重的地方,擁有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雙江古鎮,陳摶故里·崇龕花海景區、大佛寺等國家4A級景區,沉澱了潼南運河等自然人文景觀,發現了亞洲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化石和千年巨型烏木群,是全國十佳生態休閒旅游城市。”文天平説,接下來,潼南將依託“潼南涪江城區段最寬江面約900米,與大佛嶺-大佛壩-雙壩-人工運河-九龍山開成寬度約5公里的天然寬谷”,打造“世界寬谷·田園城市”新地標;啟動創建大佛寺、雙江古鎮、陳摶故里國家5A級景區;培塑“郊游潼南·共享田園”新IP,創新推出“我在潼南有塊田、有塊地、有棵樹、有壇酒、有頭豬”共享經濟,促進農文旅融合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