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李應蘭:加快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
2024年01月23日 19:42 來源: 新華網

重慶市人大代表、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做客新華網。新華網 彭博 攝

  新華網重慶1月23日電(葛琦)“重慶江津將持續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開行能力,加快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當好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排頭兵。”1月23日,重慶市人大代表、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在接受新華網2024重慶兩會系列訪談時&&。

  2023年,江津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01億元,增長7%;實現工業總産值2200億元,增長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5億元,增長9.5%;實現農業總産值197億元。2023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計開行1207列,連續三年在貨值、貨量上實現翻番。

  據了解,江津做實中歐、中老、中越、中緬、成渝等10條串聯“一帶一路”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際國內通道,對內已匯聚13個省份物流産品,對外已覆蓋全球119個國家和地區、393個港口。同時培育到湛江港新線路,加密開行與新疆、甘肅、青海、四川等地的直達班列和水上穿梭巴士,成為西北、四川經西部陸海新通道出海出境的重要集結中心。珞璜港改擴建基本完成,通過能力達到2000萬噸。珞璜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完工,為重慶港水運口岸擴大開放至珞璜港區提供設施功能支撐。小南埡物流中心改造後,集裝箱吞吐能力增加20萬標箱,智慧貨場建設啟動。江津綜保區冷鏈産業園基本建成。

  當前,江津正大力發展“運貿一體化”模式,組織開行進口榴蓮、火鍋食材、木薯以及出口通機、汽車等特色班列。整合通道和市場資源,建設重慶東盟農産品集散交易中心,全年分撥銷售東盟進口水果13萬餘噸。發展平行進口車保稅物流、二手車出口及整備、存儲器保稅維修、進口裝備保稅租賃貿易等新業態,已實現進口汽摩整車貨值超6000萬元。加強與口岸城市聯動,江津與雲南德宏等達成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機制,推動兩地通道建設平台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江津綜保區與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自貿區聯動促進面向東盟市場的創新合作。

  江津具備水公鐵多式聯運優勢,周邊120公里半徑內有44個100億級以上的工業園區,同時依託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渝川黔”毗鄰地區一體化等合作機遇,能進一步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作用。江津將持續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開行能力,力爭2024年班列開行量佔重慶全市總量的50%以上。加快構建高能級綜合交通樞紐體系,不斷完善水公鐵多式聯運體系。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智慧樞紐,與重慶“數字陸海新通道”有效銜接,全面提升物流運營效率。爭取早日實現珞璜港水運口岸開放,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綜合服務區,逐步在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設立肉類、糧食、整車等海關特殊商品指定查驗場地。開設新加坡、越南等地海外倉,市區聯動為頭部企業、大宗産品定制通關服務,增強樞紐聯動運營能力。

  位於江津的樞紐港産業園總體規劃50平方公里,將以現代物流産業為主導,以都市消費品、裝備製造、先進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為支柱,以現代商貿和科技服務為支撐發展特色産業集群。核心功能區江津珞璜臨港産業城將優先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先進材料,特色發展智能家居、農機裝備、精密銅材、摩托車及其零部件等産業。産業城將堅持“通道+經貿+産業”聯動發展,做大做強加工貿易、物流貿易,拓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力爭全年實際使用外資3000萬美元。

  到2025年,江津將促進通道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物流組織效率顯著提高、綜合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有效銜接長江經濟帶、中歐班列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到2027年,江津將建成國際國內高效配置、有序流動的東盟市場要素資源集散中心和開放優勢突出、開放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江津經鐵路通道與東盟的進出口額在重慶全市佔比60%以上。屆時數字陸海新通道基本建成,通道綜合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物流運行時間壓縮30%。

編輯: 葛琦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