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月22日電(劉磊)“2024年,萬州將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區,全力奔跑拼速度、唯實爭先加油幹。確保經濟總量不低於全市前十、經濟增速不低於全市平均水平‘兩個不低於’,力爭經濟增速全市前10名、經濟報表全市前10名‘兩個前10名’。”近日,重慶市人大代表、萬州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李慶在接受新華網2024重慶兩會系列訪談時&&。
剛剛過去的2023年,萬州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179.4億元、同比增長6.9%。
李慶介紹,去年萬州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抓手總牽引,牽頭帶動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縱深推進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加力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市域輔樞紐建設。萬州經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貨運量、貨運值增長5倍以上;開行的江鐵海聯運班輪成功入選了聯結長江經濟帶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全國典型範例;前段時間又成功首發了中老鐵路保稅進口糧食直達專列,全市四大樞紐港之一的新田港成為三峽庫區首個鐵公水多式聯運樞紐港,並成功實現了長江黃金水道與京杭大運河的深度銜接,萬州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地位更加突出。
“當前,萬州經濟發展的腰桿正在硬起來,脊梁正在挺起來。”李慶介紹,去年萬州規上工業産值和增加值增速均超過23%,工業投資增長15.6%,工業稅收增長1倍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24%,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20家,躋身全市製造業百強企業3家,萬州經開區獲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合作示範園區、全市産業轉移示範園區,九龍萬博、金龍銅管2家企業産值雙雙突破百億元,萬州百億級工業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與此同時,萬州正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區,加快構建“5+10+X”現代工業體系,“5”即先進材料、食品加工、裝備製造、醫藥化工、新型能源五大重點産業,“10”即圍繞重點産業細分的鋁及鋁合金材料、銅及銅合金材料、糧油加工、特色食品等10個特色産業鏈條,“X”就是布局若干未來産業。
“萬州的‘5+10+X’現代化工業體系既立足萬州發展實際,也高度契合全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李慶&&,今年萬州還將從“延鏈補鏈強工業”“搶抓機遇重招商”“創新賦能促轉型”這三方面重點蓄力、精準發力。
事實上,萬州“工業強區”發展加速跑的背後少不了優良營商環境的助推。
李慶介紹,2022年,萬州召開了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提出打造“渝東北最佳、全市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此後,萬州每年迭代升級一批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在之前25條“升級版”舉措基礎上,去年又&&了3.0版舉措;同時,把原來分散的20余個專業辦事大廳進行了歸併整合,利舊改建了新的區政務服務中心,36個部門單位1422項服務事項全部集中入駐,“周六不打烊”事項達到了235項,“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9.7%,結束了企業群眾辦事“滿城跑”的歷史,真正實現企業群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2024年,萬州還將推出優化營商環境4.0版舉措,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一窗綜辦”改革,擦亮“幫辦代辦”“周六不打烊”等服務品牌,謀劃實施一批便民利民“一件事”應用服務場景,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其中,萬州經開區是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李慶&&,將聚焦持續優化政務、政商、市場、創新、要素保障“五個環境”,在萬州經開區推出“萬般難、周(州)全解”專項行動,推出服務企業閉環落實機制,深化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産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拿地即開工”等舉措,深入開展科技型企業全流程“伴隨式”服務,必須做到每月至少到企業走訪1次,必須做到“企業吹哨、專員報到”“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必須做到高效率、高質量服務,用服務周到的“超暖心”,換取企業感受的“最舒心”,充分釋放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