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月21日電(葛琦)“截至2023年底,南岸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7185.18億元,同比增長39.51%。南岸區將持續推動長嘉匯金融中心建設,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近日,重慶市人大代表、南岸區政府區長、重慶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王茂春在接受新華網2024重慶兩會系列訪談時&&。
2023年,南岸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機遇,高標準打造長嘉匯金融中心。2023年普惠小微貸款餘額達249億元,同比增長16%;金融業增加值將達到13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據了解,長嘉匯金融中心按照“政府主導+公司運營+三方合作”模式,建立長嘉匯金融理事會、長嘉匯金融發展中心、長嘉匯金融中心運營公司“三位一體”架構,實現園區化、企業化、市場化運營。其中長嘉匯金融理事會集聚金融領域專家學者,作為長嘉匯金融中心建設的智庫機構;長嘉匯金融發展中心作為長嘉匯金融中心開展論壇舉辦、學術研討、宣傳推介等準公共服務的社會團體;長嘉匯金融中心運營公司作為市場化運營主體,承載和履行園區化、市場化運營和專業化服務職能。
南岸區正積極打造“長嘉匯金融”品牌,通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不斷提升長嘉匯金融中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掛牌設立長嘉匯金融調解中心,依託西部金融中央法務區建設,探索消費金融糾紛多元化解路徑。&&《“江南菁英”計劃實施辦法(試行)》,為高層次金融人才提供政策支持。規劃建設碳金國際中心(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打造集金融機構辦公、路演、體驗、商業配套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金融商務區,加快建設國瑞長嘉外灘城市綜合體,發展現代金融商務新業態。
為激發産業發展新動能,南岸區設立廣陽灣綠色産業發展基金、長嘉匯創新基金、南山創新基金等政府性投資基金,基金規模61億元。當地掛牌設立14家金融服務港灣,建立信貸風險補償機制,設立1億元風險補償資金池,採取“政銀”“政銀擔”模式分擔銀行信貸風險。一批新型金融機構集聚南岸,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230億元,成為全國註冊資本規模最大的消費金融公司。中保融(重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復洲(重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岸區首家QDLP試點企業)等一批企業落戶。
與此同時,南岸區以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南岸區金融機構綠色貸款餘額增長42.8%。中國太平洋財産保險公司南岸支公司入選重慶首批綠色金融機構、推動百融雲創發起設立西部首張個人徵信牌照。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天然氣交易量達38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5%)、成交金額879.8億元(同比增長23%),推動資金、産業匯集,打造集交易、結算、融資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未來,南岸區將以長嘉匯金融中心建設為引領,大力實施“智融惠暢”工程,培育消費金融、徵信評級等現代金融業態,力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增長20%。一方面,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常態化開展銀政企對接,引導金融機構圍繞智能終端、節能環保、軟體信息服務三個支柱産業和汽車電子、醫藥及醫療器械産業兩個特色産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豐富金融産品供給。另一方面,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新金融合作等戰略機遇,大力發展面向東盟的跨境投融資、跨境金融結算,持續擴大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投放規模,加快推動更多綠色金融政策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