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心繫民生 重慶代表委員今年關注這些熱點

  1月19日,參加今年重慶兩會的代表委員陸續完成報到,滿懷期待開啟“兩會時間”。

  他們將關注哪些重要領域,在哪些方面建言獻策?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部分代表委員,發現群眾關心的“創業就業”“交通建設”“能源安全”等民生大事,也是代表委員們最關注的熱點。

  關鍵詞 青年消費

  青年是消費的主體,把握青年消費需求導向、培育青年消費經營主體、營造青年良好消費環境、提振青年消費信心,對擴大內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市人大代表、團市委書記廖傳錦&&,近年來,我市憑藉洪崖洞、李子壩等打卡地,以及眾多實力寵粉的“硬核”舉措,成為最受青年喜愛的熱門旅游城市之一,有效帶動了青年消費。但在進一步提升對青年吸引力、激發青年群體消費潛力方面,重慶還需要持續用力。

  廖傳錦建議,以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青年發展型街區建設,布局供給多元的商圈經濟,創新青春時尚的網紅經濟,豐富青年喜好的夜間經濟,活躍青年追捧的首店首發經濟,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新消費場景,培育一批城市露營、潮流快閃、重慶記憶、潮趣互動等青年喜聞樂見的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策劃一批重慶言子、跨年鐘聲、音樂會等集聚活動,全力助推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關鍵詞 交通建設

  “安(康)張(家界)鐵路北起陜西南部中心城市安康市,途經重慶巫溪、奉節,湖北建始、恩施等多個市縣,對推動陜西關中、陜南及鄂西等地區對接長江經濟帶,構建‘北煤入渝、入川、入鄂’便捷鐵水通道,確保重慶及周邊省市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今年全市兩會上,市人大代表、奉節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向益平帶來了一份和交通建設有關的建議。

  向益平介紹,奉節縣高度重視安張鐵路規劃建設,已爭取國家級儲煤基地落戶奉節,正在配套建設鐵公水聯運紅灣子貨運碼頭,為安張鐵路落地提供了強力支撐。

  向益平建議,要協調沿線省市共同爭取、形成合力,將安張鐵路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建設中期調整新增項目。同時,按照“一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第一階段先行建設安康至奉節段約200公里,暢通大宗物資及“陜煤入渝”鐵公水聯運新通道,切實解決巫溪縣通鐵路問題;第二階段再向南延伸至湖南張家界,全力補齊交通強市、交通強國短板。

  關鍵詞 鄉村醫生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要發展壯大醫療衞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強化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服務“網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鄉村醫生是構成基層醫療衞生網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方便農民就醫、減輕醫療負擔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市人大代表,大足區衞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謝洪介紹,我市正在實行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硬體設施標準化,“軟體”也需要跟上。建立健全鄉村醫生正常退出機制,能促進鄉村醫療衞生事業持續發展。

  謝洪建議,參照市級原有關於離崗鄉村醫生養老和醫療補貼的文件,繼續預算專項資金,對符合退休年齡的鄉村醫生按個人意願退出;對未達退休年齡的在崗鄉村醫生採取購買服務模式,簽訂合同,財政與個人共同承擔繳納部分購買社保,保障鄉村醫生退休補助資金的落實。

  關鍵詞 耕地保護

  市人大代表、開州區大進鎮新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永剛特別關注耕地保護工作。他建議有關方面進一步優化耕地保護措施,牢牢守住耕地紅線。

  陳永剛説,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農村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回歸了“農”的本質,但也存在耕地撂荒成因難根除、利用瓶頸難突破、生産收益難保障等問題。

  陳永剛建議有關方面從“四結合一區分”入手,將耕地流出“圖斑與實際”、撂荒耕地“復耕與整治”、耕地利用“短期與長效”、土地管理“線上與線下”緊密結合,科學區分耕地保護“優質與劣質”的關係,優化耕地保護的相關機制和措施,加強考核調度,促進耕地保護、産業振興、農民增收。

  關鍵詞 職業教育

  市政協委員、重慶豐海坤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鰻凡非常關注職業教育相關問題。在她看來,我國當前正處在知識經濟興起和産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要推動職業教育創新,加強學校至職場的聯結,縮短學用落差。

  然而在深入調研後,她發現目前我國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方面,仍存在欠缺橫向整合及綜效發揮不易、企業參與培訓學徒或實習生的經濟誘因不足、企業和學界的鏈結有待強化等問題。

  對此,袁鰻凡建議,要強化産學合作推動組織的功能,檢視企業參與産學合作的經濟誘因,促進政府採購支持産學合作協同育人,加強企業參與校企協同育人的能力建構,進一步改善産學合作協同育人的品質和認證,積極推動職業教育實習培訓的國際化。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作為一名長期在高校任教的老師,市政協委員、民盟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大學教授王林對大學生就業一直十分關注。本次兩會,他帶來了一份關於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建議。

  “當前,結構性就業問題仍然是一個突出的矛盾,人崗供需存在‘錯配’。”王林説,比如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之間、大學生求職偏好與崗位機會之間存在“錯配”,種種原因導致了就業競爭的加劇。

  對此,王林建議通過政策引導與財政投入,向基層傾斜,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通過稅收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政策措施,開展援企、穩崗、擴就業工作;搭建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平台,鼓勵畢業生創業式就業;健全大學畢業生就業信息統計,建立相應的預警系統。同時,他還建議大學生既要調整就業偏好,又要加深對社會的理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關鍵詞 城區停車

  隨着城區轎車數量的急劇增加,車輛停放成了市民經常遇到的一大難題。

  “城區不少高架橋、天橋下面都有很多閒置空地,存在土地資源浪費的問題。還有很多商鋪門前也有空地,但由於種種原因,被人為限制圈定成為閒置區域。”在市政協委員、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周桂林看來,只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在城區閒置土地修建小微型停車場,就能有效緩解城區停車難的問題。

  周桂林建議,建立一個“城區地面可利用閒置土地資源數據庫”,為建設小微型停車場提供基礎數據;對一些沒有地下停車場的老舊小區,在確保居住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好地面閒置資源,建設小微型停車場;對一些無地面承重的區域(如公園、人行道路、城區綠化帶等地)進行全面勘測和專業論證,深度挖掘地下可建設停車場的土地資源,修建地下停車場,以緩解城區停車難的問題。

  關鍵詞 清潔能源

  能源一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市政協委員、梁平區政協主席張子玉將目光投向清潔能源頁巖氣。

  她介紹,重慶是天然氣(頁巖氣)産地,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發展前景廣。地處渝東北的梁平區位於大天池構造帶,天然氣(頁巖氣)資源富集,中石油、中石化在梁勘探開發歷史近50年,開採歷久彌新。

  她建議大力推進天然氣(頁巖氣)相關産業發展,積極推動天然氣熱電聯産項目落地。“根據前期調研,梁平區基本滿足天然氣資源稟賦、電力送出通道、氣源供應管網、熱負荷預測需求等項目前置條件,目前梁平區《高新區熱電聯産規劃》已通過市能源局審批且納入重慶市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希望市級部門協調中石油、中石化解決項目用氣指標。”同時,張子玉建議推動天然氣(頁巖氣)産業招商引資落地,指導梁平等重點區縣招商引進以天然氣為原料或燃料的低能耗、高附加值能源産業項目,補強天然氣産業鏈,發展諸如陶瓷、玻纖、醫用玻璃等新材料項目。

  記者 周尤 王亞同 何春陽 卞立成

編輯: 王龍博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