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依法履職提質增效 實幹擔當不負重托——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代表工作綜述

  開展“人大代表履職培訓年”活動,對600多名新任市人大代表全覆蓋培訓;進行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專項檢查,18個承辦單位匯報辦理落實情況;19名“一府兩院”有關人員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履職情況;建成人大代表“家站點”9962個、“網上代表之家”1032個……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是人大工作的力量之基。2023年,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依靠代表、服務代表,密切代表和人民群眾的&&,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高效履職,共同交出了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成績單。

  “人大履職培訓年”600多名代表同培訓

  2023年,是新一屆市人大代表履職首年。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緊緊依靠代表、真誠服務代表,努力為代表履職提供更大&&、優質服務和可靠保障。

  履職盡責,以學為先。為增強人大代表責任感使命感,有效提升代表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市人大常委會啟動了“人大履職培訓年”活動,開辦了人大代表專題培訓班。600多名市人大代表、48名全國人大代表走進培訓課堂,進行了初任履職培訓。

  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先後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數字重慶建設等,組織200多名基層市人大代表集中學習培訓交流。同時,有針對性地向代表開展政策宣講,通報相關政策舉措,針對重點規劃、重大項目、民生實事,及時徵求反映代表意見建議。

  代表建議辦理“回頭看”,回應群眾期待

  民主,起始於人民意願充分表達,落實於人民意願有效實現。

  一年來,市人大代表們立足本職實際,積極履職擔當,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化完善了代表建議全流程管理,推動建議督辦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辦理由重答覆向重落實轉變,積極回應群眾期待和社會關切。

  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人大代表凝心聚力提出了許多高質量建議。去年10月起,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回頭看”活動,將近年來涉及雙城經濟圈建設有關建議辦理情況作為檢查重點,同時將近年來首次評價不滿意件及2023年代表建議承諾事項落實情況納入檢查範圍,共涉及33家承辦單位、126件代表建議。

  通過“回頭看”,18個承辦單位匯報辦理落實情況,促進相關建議落地落實。此外,圍繞提升辦理工作質效,進一步優化加強“兩次評價”工作,做實做好議案建議辦理工作,共確定38件建議為重點督辦建議,實現38個區縣全覆蓋,以點帶面推動建議辦理工作。

  圍繞提升辦理工作質效,紮實做好議案建議辦理工作。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的10件議案和1177件建議,均即時交辦。10件代表議案審議結果報告已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大會建議已辦理答覆完畢。

  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支持保障依法高效履職

  人大工作,主體是代表、基礎在代表、活力看代表。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全力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高效履職,推動代表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認真服務在渝全國人大代表依法履職。多次組織開展會前集中視察、學習,協助提出議案1件、建議165件。創新建立全國人大代表&&原選舉單位代表小組制度,安排我市全國人大代表分別&&38個市人大代表&&組。

  持續深化“兩聯一述”工作落細落實。組建39個代表&&組和8個代表專業組,為開展代表活動搭建&&。明確75名常委會組成人員固定&&185名市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年共&&代表419人次。堅持“走下去”與“請上來”相結合,全年共承辦主任接待日活動6次,走訪接待市人大代表44名,收集意見建議52條。

  優化服務保障,迭代升級代表“家站點”

  “小區門口亂擺攤,到底該如何處理?”日前,渝中區化龍橋街道幾位居民來到社區人大代表民情聯絡站,向區人大代表和街道議事代表反映問題。代表們認真傾聽,現場解疑。

  議事代表編組進家站,是化龍橋街道發揮“兩代表”作用的舉措之一。去年10月起,該街道安排街道議事代表分批次輪流在代表“家站點”接待群眾,進一步擴大與群眾的“接觸面”。迄今,化龍橋街道議事代表到各“家站點”接訪群眾97人次,收集解決問題34個。

  目前,全市各級人大共建成人大代表“家站點”9962個、“網上代表之家”1032個,基本實現鄉鎮街道村社的全覆蓋。全市各級人大依託人大代表“家站點”組織代表接待、走訪群眾收集群眾意見。就近進家進站開展活動、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在我市已成為常態。

  2023年,在市人大常委會指導下,各區縣人大利用代表家站點等&&,廣泛開展代表&&群眾活動,全年共&&群眾10172人次,市人大代表全年共向原選舉單位述職94人次。

編輯: 韓夢霖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