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政協提案關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

  去年12月成功舉行的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為我市引進人才2954人,落地項目206個。大會的纍纍碩果讓市政協委員們倍感振奮。此前,圍繞如何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市政協將其列入年度調研計劃,展開近5個月的調研,並提交集體提案貢獻政協智慧。

  據了解,市政協社法委根據年度調研計劃,組織委員先後赴重慶部分中心城區及黔江區,四川成都市、德陽市及涼山州等地實地察看、座談交流,詳細了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情況。在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市政協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提交了集體提案《關於大力吸引創新人才 促進成渝地區人才協同發展的建議》。

  該提案建議:協同搭建發展載體,建設人才共同體;協同引進緊缺人才,深化産才鏈融合;協同推進改革試驗,打造人才示範區;協同互認評價標準,推動認定一致性;協同優化人才服務,提升人才吸引力;協同爭取國家政策,共享政策性紅利;協同構建議事機制,降低制度性成本。

  市委組織部收到該提案後高度重視,會同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等單位對提案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

  “我們充分考慮且積極吸納提案內容,部分已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協同搭建發展載體的建議,目前已推動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組建了機械工程學會創新聯盟、鋰産業聯盟、區塊鏈應用創新聯盟、區塊鏈聯合創新中心等行業組織和創新平台。組織開展川渝幹部人才互派“雙百”行動,每年互派百名優秀年輕幹部挂職鍛煉、百名優秀青年人才訪學研修,支持專家學者在川渝兩地高校兼職任教講學,並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家服務團活動品牌,遴選24個團隊206名成員組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常態化開展專家服務活動。

  針對協同推進改革試驗、打造人才示範區,協同爭取國家政策,共享政策性紅利,協同構建議事機制,降低制度性成本等建議,市委組織部正大力支持川渝高竹新區、萬達開、遂潼等毗鄰地區人才政策協同、評價互認、服務共享、人才共用,打造人才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積極整合成渝兩地優質教育資源,已爭取教育部落地重大示範性改革項目3個。此外積極推動川渝兩地高層次人才互認共享,簽訂川渝專家資源共享協議,打通兩地高層次人才數據庫,共享共用4萬餘名專家資源;簽訂服務互認共享協議,在科技諮詢、知識産權、金融支持、外籍人才跨區域兼職創業、參觀旅游、學術交流、研修療養等7個方面實現服務互認共享,惠及兩地高層次人才7000余名。

編輯: 李海嵐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