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老馬帶小馬”帶出“千軍萬馬”

  “他們打乒乓球,我啷個睡覺?我不好過,他們也別想好過!”前不久,江北區郭家沱街道飛嵐埡社區小馬工作站接到了一起棘手的調解。居民黃先生認為曹大爺等人常在樓下打乒乓球,嚴重影響自己日常休息,遂用刀劃壞乒乓球&,雙方矛盾由此激化。

  調解員從鄰里和睦的角度出發,讓雙方明白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最終各退一步,達成和解。黃先生修好了乒乓球&,曹大爺和球友們也承諾打球時保持安靜,不大吼大叫影響鄰居休息。至此,這起矛盾糾紛在社區“小馬”的耐心協調下,得以妥善解決。

  如今在江北,奔走一線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小馬”有很多,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一個共同的師父——“老馬”馬善祥。

  馬善祥是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老馬工作室”負責人,他扎根基層30餘年,總結出化解矛盾糾紛的“老馬工作法”。通過“老馬帶小馬”,更多“小馬”不斷涌現,解紛隊伍逐漸壯大,形成矛盾化解的“千軍萬馬”,已成為江北區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張新名片。

  從“單槍匹馬”到“千軍萬馬”

  全區126個社區(村)建起“小馬工作站”

  1988年,馬善祥從部隊轉業到江北觀音橋街道,當起調解員。他給自己立下了接待群眾的24字規矩:起立迎接,請坐倒水,傾聽記錄,交流引導,解決問題,出門相送。群眾帶着怨氣來,帶着滿意走,是他追求的目標。他將自己每次調解後的心得體會進行記錄,並在此基礎上提煉形成了“老馬工作法”。

  去年3月,江北區啟動“老馬帶小馬”工作室進社區全覆蓋工作。3個月時間裏,全區126個社區(村)全部完成了“小馬工作站”規範化建設。

  截至目前,江北在重點行業部門、鎮街、公安派出所等47個單位成立特色調解陣地“老馬工作室”,各配備2名專職人員。整合社區(村)同類資源成立“小馬工作站”,組建社區書記+“專職小馬”+社區民警、法律顧問的“小馬”調解團隊。配齊726名專職網格員,作為“網格小馬”發揮矛盾糾紛“探頭”和“前哨”作用。

  與此同時,江北區還積極培育“社會小馬”。聯動區婦聯、區法學會、區律協建立專業類調解專家庫5個,培育調處類社會組織、50余名專業社工,作為“社會小馬”為重大或專業性矛盾化解提供諮詢調處服務。

  馬善祥説,通過夯實基礎、扎根一線,江北區完善了從“單槍匹馬”到“千軍萬馬”的培養機制。

  “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

  老馬線上授課300余場受眾超20萬人

  從前,身為“老馬”的馬善祥培養“小馬”的形式比較單一,就是“傳幫帶”。如今“老馬”用上了互聯網,培養“小馬”的方式也更多了。

  線上借助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發布文章和短視頻傳播經驗方法,並開放留言區解答幹部群眾的困惑和訴求;線下採取跟班輪訓的方式,全區各社區年輕幹部輪流到“老馬工作室”培訓,每週會有2名基層幹部和2名社區民警到“老馬工作室”跟班學習。“老馬”還常常帶着“小馬”們到社區實踐傳授經驗。

  此外,“老馬”通過“黨課開講啦”“人民調解員集中培訓”“黨員遠程教育”等多種途徑,向基層黨員幹部講述群眾工作的價值意義,傳授群眾工作經驗方法。

  江北區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稱,政法委採取“地方+黨校+高校”,打造“老馬實訓基地”,開設“老馬工作法”特色調解培訓班。依託全國人民調解大講堂、黨員遠程教育等&&,“老馬”已線上授課300余場,受眾超20萬人。

  形式多樣的傳授讓“小馬”們從“老馬”身上學到了很多招數。如今,“有困難,找小馬”在江北已然成為常態。

  “老小聯手”實現“馬到成功”

  老百姓遇到問題時有地方解決

  江北區觀音橋街道幹部李東蜀就是“小馬”之一,經常把“老馬經驗”用到群眾工作中。

  前段時間,居民艾女士來到觀音橋街道“老馬工作室”找到李東蜀:“我的三個兄弟姐妹到法院起訴,説我想獨佔父親去世後的24萬元撫恤金,你説我怎麼辦?”

  進一步溝通後,李東蜀了解到這家幾兄妹還涉及父親房屋的繼承問題。她先做通了被告艾女士的工作,可原告三兄妹卻堅持要打官司。李東蜀與原告反復溝通,對方終於答應調解。然而在調解中雙方都各不退讓。

  李東蜀做了“上半場”工作,“下半場”馬善祥就上場了。他從法律角度出發詳細解釋房産繼承和恤金分配的問題,同時從親情的包容性和道義性出發,對四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雙方達成和解,順利解決了財産分配問題。

  這是江北區“老馬帶小馬”無數案例中的一個,也是創新“小馬接單化解,老馬支招解惑”傳幫帶機制的生動實踐。

  對涉及群體大、處理難度大、時間跨度長、基層“小馬”難化解的重大矛盾,江北區積極發揮大調解體系作用,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資源,實行“區領導+老馬等金牌導師+部門小馬”專班包案、攻堅化解,確保風險不外溢、不上行,讓老百姓在遇到問題時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地方,有幫助解決問題的人。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