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重慶這樣幹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印發通知,在15個城市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重慶與北京、深圳等4個城市一道成為第一類試點城市,並計劃3年內建成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城市。

  為何重慶會被納入先行試點?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對重慶意味着什麼?推動試點有哪些具體路徑,需要突破哪些阻礙和瓶頸?連日來,記者就此展開採訪。

  通過試點推動從示範到應用,再到産業發展的整體促進

  哪些車輛屬於公共領域車輛?

  根據試點明確了相關範圍公共領域車輛,包括公務用車、城市公交車、環衛車、出租車、郵政快遞車、城市物流配送車、機場用車、特定場景重型貨車等。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有關部門,均一致認為:重慶被納入先行試點,有利於重慶擴大電動車應用場景,有利於我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新突破。

  長安汽車一位相關負責人&&,重慶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滲透率高於國家平均水平,近年來推廣迅速。從2021年至今,長安汽車已在重慶銷售純電動出租車約4000輛,重慶中心城區到期更換出租車也按100%純電動汽車推進。

  記者還了解到,公交車方面,2022年中心城區運營公交車9528輛,其中電動汽車及混動汽車佔比近六成,同比上升18.4個百分點。

  在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看來,重慶目前已形成了較強新能源汽車生産能力和一定基礎配套能力,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對重慶而言既是分內之責,也是擅長之事。近年來,重慶已在車輛示範運營、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政策支撐體系等方面初具成效,公共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12萬輛,建成充電樁19.71萬個、換電站141座,綜合配套水平西部領先。此外,通過試點重慶還能進一步拓展電動車出行、貨運、運營維保、能源服務等新業態,實現示範到應用再到産業的整體促進。

  “快遞物流行業專用車輛非常看重成本、運營效率和配套成熟度,重慶開展試點能夠倒逼地方加快基礎配套建設,促進車企提升核心技術,同時這也能夠有效帶動物流行業提質增效。”中國郵政重慶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説,目前新能源車型佔比已達到40%,隨着上述試點的開展,公司産業綜合競爭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充換電設施建設滯後,電池壽命較短等因素影響試點開展

  目前,重慶在公共領域電動車輛推廣應用上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但在很多人看來,要實現全面電動化,重慶還有不少“硬仗”要打。

  11月29日,中國郵政重慶市分公司位於江北區的一處物流中心,幾輛電動物流車正在充電車位上充電,旁邊則有一輛車在等待。

  “由於充電場地空間受限,無法滿足多車輛充電。”該公司現場負責人&&,郵政充電場地也是郵件的裝卸場地,需高頻次地進行裝卸、停靠、駛離。較窄的充電場地、較長的充電時長,限制了郵政投入使用更高比例的新能源車輛。此外,廂式新能源車輛電池壽命較短,僅有5年質保期,車輛實際使用總壽命約5年,相較燃油車平均10年的使用壽命,企業需花費更多成本。

  長安汽車也遭遇了類似問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城市配送領域,多數司機因購置成本增加,更換電動車型意願不高。

  市場觀察人士曲雲超&&,公共領域車輛普遍需要長時間運行或長距離行駛,對配套設置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強度的使用也帶來電池損耗和更換等方面的問題。相較於中心城區,重慶各區縣的新能源汽車推廣,以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相對滯後,這都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四方面發力,為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提供保障

  解決上述問題,重慶已有全盤計劃。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我市將從全面推進車輛電動化進程、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優化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四個方面發力,為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提供保障。

  下一步,除了加快公務用車、環衛、機場用車和其他特定領域車輛推廣,我市還計劃到2025年建成充電樁超過24萬個、換電站200座,加密高速公路服務區、國省幹線公路、旅游景區等快充網絡布局,實現“區縣全覆蓋”“鄉鎮全覆蓋”;依託成渝電走廊充換電重卡項目等支持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推廣應用。

  有了頂層政策框架,重慶的各個相關企業、單位也紛紛拿出實際舉措,圍繞四個方面協同發力。

  中國郵政重慶市分公司按照《綠色郵政“十四五”發展規劃》,計劃到2025年將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使用比例提升到85%以上。目前該公司已分城區、農村2個板塊,制定了不同的新能源車輛推廣計劃。

  長安汽車則將加快新産品投放,協調相關産業完善補能基礎設施建設,並針對公共領域車型提升續航、減少長期使用成本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發。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該公司將把配電網規劃與充換電設施布局規劃有機結合,方便充換電設施靈活便捷接入,同時提升配電網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程度,為電動汽車參與電網互動打基礎。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