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封印”200米高危岩體 峭壁鎖住巨石

  

合龍後的阿蓬江大橋。(中鐵二十局供圖)

  11月29日零時18分許,酉陽龔灘鎮附近——渝湘復線高速施工現場燈火通明,隨着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畢,現場100多名施工人員歡呼起來。

  這標誌着經過1200多天的日夜奮戰,渝湘復線高速彭酉段首座跨江大橋——阿蓬江大橋雙幅實現合龍。

  看似普通的大橋,建設難度和風險罕見

  “大橋合龍,將提速我們標段建設進度。”現場,中鐵二十局渝湘復線高速項目經理馬軍山説,之前,受施工空間狹小影響,在建的楊家大橋架梁進度受到影響。

  阿蓬江大橋合龍後,該橋就有了運梁通道,即沿着阿蓬江大橋、龔灘隧道,向在建的楊家大橋運輸箱梁,可以加快大橋建設進度。

  重慶日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碧波蕩漾的江面上,在建的阿蓬江大橋一跨而過。大橋一端穿越“90度懸崖峭壁”龔灘隧道,一端連接着兩罾隧道。從高空俯瞰,左右幅猶如兩條銀色巨龍,並行穿洞而過。

  大橋長度只有515米,最大跨度150米,橋墩高67米,這樣一座看似普通的大橋,建設難度和施工風險卻難以想象,在重慶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極其罕見。

  200米高危岩體峭壁落石隱患極大

  阿蓬江右岸的兩個主墩,位於喀斯特地貌的崖壁危岩體之上,施工場地狹小,施工人員無法建設施工便道。

  為衝破地質、空間束縛,開建一條可供物資運輸車輛和施工人員通行的道路,中鐵二十局項目部設計出“水陸空”四種施工方案,即:在江上建棧橋,在空中架索橋,在崖壁設便道,在江邊建碼頭。

  最終項目部選擇了更為經濟、施工更快捷的駁船施工方案,就是在江兩岸建設兩個碼頭,通過400噸級的駁船,將物資和施工人員運到對岸,最終解決了大橋右岸主墩等建設所需物資的運輸問題,節約工期近半年。

  還有更棘手的問題——阿蓬江大橋直連的龔灘隧道出口,是一座垂直於水面的崖壁峭壁,屬危岩體組成的複雜地質,落石隱患極大。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崖壁峭壁高達200米、相當於70層樓高,矗立在大橋橋頭和隧道口。

  如何避免施工以及通車運營後,崖壁巨石不滾落到橋面上,成為項目團隊遇到的最大挑戰。

  重慶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少見的“銅墻鐵壁”

  “這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懸在我們的頭頂。”馬軍山説,中鐵建重慶投資集團、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中鐵二十局、重慶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團隊展開攻關。他們通過對臨崖區整個危岩地質進行勘測與詳細分析,結合實測數據,在約一年時間裏經過10多次商討,創新設計出8級陡崖防護方案,將這只“攔路虎”成功“捆起來”。

  通俗地説,就是從下到上,給峭壁“係”上8條鋼筋混凝土“腰帶”,並在其“全身”打進450根錨索,每根長35米、間隔5—6米,實現了對危岩體由內到外全部封印,築起了一道“銅墻鐵壁”。如此高難度、大面積的崖壁防護,在重慶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少見。

  “接下來,我們將全力以赴,為該標段年內完成土建施工、明年建成通車進行最後衝刺。”馬軍山説。

  渝湘復線高速公路總里程280公里,由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陽、武隆至道真3條路組成,平均橋隧比80%。全線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既有渝湘高速擁堵狀況,對推動沿線旅游開發、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 陳雨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