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食堂、採購、招生等領域貪腐多發,“校園蛀蟲”潛伏在監管盲區

  校園是教書育人之地,少數不法分子卻擅權妄為,貪腐如“蟲穿蟻蝕”,嚴重破壞校園廉潔生態。半月談記者廣泛採訪基層辦案人員、一線教職工了解到,當前,部分地方基層校園貪腐多發、涉案領域廣,暴露出基層學校管理制度缺位、監督弱化等深層問題。

  手段並不高明,卻能屢屢得手

  ——“貪腐暗道”四通八達,覆蓋運營管理多個環節。

  已查處的案件顯示,從食堂、小賣部等後勤服務,到校服、教輔及辦公用品採購,再到工程基建、招生等領域,都可能淪為不法分子的“搖錢樹”。

  西南某地級市一所中學原校長貪腐,最初是與學校食堂承包商進行利潤“五五分成”,後來逐漸將學校運營管理的大部分領域納入其“貪腐版圖”。2009年至2021年,趙某在學校食堂和超市承包,以及校服與教學設備採購、工程建設等方面共斂財580余萬元。

  ——貪腐手法花樣繁多,有的“暗度陳倉”,有的直接侵吞。

  “在基層教育系統貪腐案件中,不法分子採用的手法可謂五花八門,有的費盡心思,企圖逃避監管,有的則明目張膽。”基層紀檢幹部説。

  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有的校長為了“關係戶”能夠中標學校食堂承包項目,為其“量身定制”評分標準;有的校長為掩人耳目,採取單獨做賬、做假賬或不做賬等方式,非法收取培訓費用;有的學校幹部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公然明碼標價售賣學位,甚至直接將上級撥款據為己有。中部某縣一中學校長貪腐案中,採購項目中竟出現單價3600元的插線板和單價4000元的單燈控制器;西南某縣一校長在教學設施設備採購項目中,明確按“每名學生260元”直接收回扣。

  ——貪腐多呈“小額、高頻、持續”特點。

  辦案人員介紹,基層校園涉案人員單次作案金額往往不大,但作案頻次高、時間跨度長。比如,西南某市一中學原財務人員在2006年至2022年期間,通過增加支出總額、虛構虛增支出項目等方式,持續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套取學校公款40余筆共計175萬元。

  “收受賄賂、挪用侵佔、套取資金……作案手段並不高明,卻能屢屢輕易得手。”辦案人員説。

  多重因素致“蟲穿蟻蝕”

  ——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部分涉案學校長期制度缺位,大量資金體外循環。

  採訪中,半月談記者了解到,部分涉案學校沒有規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審核要求,甚至未能建立完整的會計賬簿。西北某縣教育核算中心原會計馬某貪腐案中,馬某輕易套取資金72筆共計84萬元,相關審核人員卻&&,對於學校人員經費發放情況“幾乎沒看過”;西南某區一中學曾以管理方便為由,將學生退費等欠款存入學校財務人員私人賬戶,為該財務人員私自挪用1000多萬元提供可乘之機。

  ——重大決策“一言堂”:表面制度完善,實則校領導一人説了算。

  有涉案學校一線教職工説,在教輔徵訂、校服採購、食堂承包以及財務管理等腐敗“重災區”,相對完善的規章制度在校領導的“親自過問”下淪為擺設。“部分學校在項目建設、大額經費支出、招生制度修訂、重要人事變動等決策上較為隨意,‘三重一大’沒有明確權責界限,為利益輸送提供了便利。”西南政法大學監察法教研室主任楊尚東説。

  ——內外部監督弱化:內部監督軟,外部監督力量也不硬。

  “我到教委擔任紀檢組長兩年多了,各學校紀委書記、委員提供的案件線索還是零,但這並不一定説明各學校沒有貪腐問題。”一名基層教委紀檢組長説。辦案中,多地基層紀檢幹部發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實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大部分涉案學校內部的校長辦公會、職代會、教代會、紀檢機構等民主監督形同虛設。

  紀檢幹部&&,不少教師懾於學校領導權威,對相關貪腐情況不敢發聲。有的涉案人員依附於學校主要領導,與領導同流合污,結成利益網。

  緊扣關鍵環節強化監管

  多位專家和基層幹部&&,校園貪腐蛀食教育根基,影響學生健康成長,危害不容小覷,建議在加強教職工紀律教育、警示教育的同時,強化監督機制、防堵監管漏洞等方面多管齊下,遏制校園腐敗。

  “始終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加強對重點崗位的風險防控和制度約束。”多名基層紀檢幹部建議,在區縣範圍內建立初中、小學校長定期交流輪崗制度,防止學校淪為少數校長的“獨立王國”。在切實提升學校紀檢人員履職能力的同時,使用更多上級直管的“外來幹部”打破學校內部監督僵局。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説,針對教育系統的常態化監督有待進一步加強。可構建“以崗位為點、程序為線、制度為面”的教育系統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推動教育、紀檢、審計等部門形成監督合力;打通教育、公安、金融部門相關信息數據通道,對特定崗位工作人員疑似腐敗行為及時預警。

  “在食堂、採購、招生等腐敗‘重災區’,需加強機制建設,防止‘一言堂’,從根本上壓縮腐敗空間。”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建議,對學校後勤等關鍵領域,視情實施提級監管、巡查。

  基層紀檢幹部認為,在食堂領域,應健全學校食材統一供應配送制度,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在採購領域,應全面推行校務公開,最大限度提高透明度,建立健全供應商黑白名單制度。

  原標題:《貪腐多發生在食堂、採購、招生等領域 “校園蛀蟲”潛伏在監管盲區》

  半月談記者:趙宇飛 王嘉軒 胡旭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