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潼南:創辦“青竹薈”打造青年人才工作新場景

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後工作站站長劉雁成帶隊開展科研攻關

  “得益於重慶大學謝更新教授的專業指導,我們對企業未來在農産品精深加工領域的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後工作站站長劉雁成説,“謝更新教授在‘青竹薈’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動上關於太空農業的專題輔導,為檸檬産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新的切入視角和研究路徑,‘乾貨滿滿’讓大家收穫多多。”近日,在成渝地區(潼南)人才會客廳裏,青年人才正交談甚歡。

  聚焦如何留住培育用好青年人才,潼南區創新打造“青竹薈”工作品牌,建設“人才會客廳”青年人才社區,常態化舉辦沙龍論壇、賽事講座、崗位建功等系列活動,構建青年人才交流對接、學習成長、服務發展的綜合載體,形成把青年人才聚攏來、活起來、留下來、育出來、用上來的新場景。

  突出需求導向

  瞄準“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8月末,全市首批産業村支書(主任)在潼南區上崗,來自西南大學、重慶市農科院等單位的博士、正高級專家等人才,入駐鄉村給予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

  “産業村支書的聘任入駐,提振了像我這樣的‘三農人’扎根鄉村做好富民強村工作的信心和底氣。”潼南區農業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汪昭軍興奮地説,“在今年4月的‘青竹薈’沙龍上,我建議加大鄉村人才幫帶和産業發展支持力度。會後,區委人才辦牽頭落實,相關部門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全要素保障,支持人才下鄉興鄉的一攬子舉措迅速落地。”

  潼南區緊盯青年人才交流學習需求、缺少常態化服務載體等問題,突出系統思維、注重實際實用,精心創辦“青竹薈”人才工作品牌,通過談心交流、專家講授、服務社會、成果展示、線上線下聯動等方式,以“小切口”解決青年人才“留育用”大問題。今年以來,潼南區已開展“青竹薈”11期,吸引900餘人現場參與、100.9萬餘人次線上互動,推動“活動流量”漸變為“人才留量”。

  重塑人才生態

  集成“小場景”引領“大環境”

  除了構建青年人才交流對接的常態化渠道外,“青竹薈”還集成了學習培養、激勵建功、服務保障等多重功能,形成了統一的開放式綜合&&。

  一方面,潼南區聚焦青年人才成長特點“量體裁衣”,推出評、講、賽、訓等一系列沉浸式活動,着力打造具有生成性的“青竹薈”大課堂;另一方面,潼南區迭代&&“人才新政二十條”,升級建設潼南人才服務港,將培養服務融入青年人才發展的入門期、成熟期、貢獻期等各個階段,以“青竹薈”為牽引推動區域人才生態的整體塑造。

  “‘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吸引我們到潼南落戶,而給力的扶持、暖心的服務則幫助我們在潼南扎根。”重慶漢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鄧貞宙介紹,“‘青竹薈’不僅有專家講座‘傳道授業’,還有大咖對話答疑解惑,為我們改進工作帶來很大 啟發。”在9月舉行的川渝青年工業設計大賽中,鄧貞宙領銜的“智能輻射探測與成像設備”項目從全國2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決賽一等獎。

  融入發展大局

  搭建“小&&”發揮“大作用”

  近年來,潼南區堅持“發展所需、人才所用”,以“青竹薈”為載體,為青年人才搭&子、壓擔子,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我們舉辦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動、中外青年人才文化交流、數字化沙龍等主題‘青竹薈’,就是要引導青年人才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積極投身數字化變革新賽道。”潼南區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

  為推動青年人才主動下沉、接受歷練、施展才華,潼南區發揮“青竹薈”引導推動作用,激勵200余名優秀青年人才到遂潼涪江創新産業園區、重慶(潼南)農科城、全區“3+3+N”高能級現代製造業集群建設等一線施才建功,對接服務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幹事有舞&,發展有空間。近年來潼南區各領域青年人才累計獲得國家級、市級創新創業類獎項50餘人次,入選市級以上人才計劃的青年人才達27人,佔本地入選總數的50%,才智涌流的新局面加速形成。

  下一步,潼南區將持續推進人才強區首位戰略,迭代升級人才工作體系,着力構建“1443”人才工作新格局,不斷提升人才工作辨識度和影響力,加快建設成渝中部重要人才集聚地,為潼南建設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增長極、産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提供堅實人才支撐。(何承洋 楊瀟鱗 潘登 圖片由潼南區委組織部提供)

編輯: 葛琦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