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追夢十七年 鄉村籃球隊登上“村BA”全國舞&

  在全國”村BA“總決賽賽場上,彭浩正在奮力上籃。記者 張春曉 攝/視覺重慶

  全國“村BA”總決賽現場,開州區長沙鎮籃球隊隊員(右)正在奮力爭奪開球。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全國“村BA”西南大區賽,長沙鎮籃球隊獲得亞軍。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已經成為貴州一所高校教練的陳力(左一)正在給學生上籃球課。(受訪者供圖)

  10月28日晚,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總決賽在貴州省&江縣&盤村落下帷幕,來自重慶市開州區的長沙鎮籃球隊獲得全國第七名的成績,現場上萬名觀眾給他們送上熱烈的掌聲。

  隊長彭浩眼含熱淚,難掩激動——帶領着這支成立了17年的“老牌”鄉鎮隊伍走到全國賽場,算是圓了一群“老男孩”的籃球夢。

  長沙鎮籃球隊走出區縣走向全國,每一場比賽都認真對待,因為這關乎球員們對籃球的熱愛,也關乎他們的青春與夢想。

  堅守——

  以中學籃球隊為“班底”,征戰十七年

  2005年的一個冬日,10歲的彭浩帶着籃球在長沙鎮陳家中學的球場上奔跑、跳躍、投籃。那時的他並未想過,自己投出的一顆球,會灌進“村BA”全國大賽的籃筐。

  站在操場邊的體育老師冉曉毅,看到這群精力旺盛的籃球小子,動了組建籃球隊的想法。

  以前,鄉村中學的體育課程以田徑為主,因為周期短、見效快、成本低,是鄉鎮中學最容易在區縣比賽中取得成績的項目。而要組建籃球隊,當時的校領導不置可否。

  專職培訓籃球運動員的冉曉毅想以成績説話。他挨個班級挑選了十幾個籃球“苗子”,對他們開始專業的籃球訓練。沒有室內場地,酷暑寒冬,他們就在露天廣場訓練,有的隊員訓練後還要走上1小時山路才能回家。

  “遇上比賽,沒有經費,大家就你一元我一元地‘眾籌’。許多人擠一輛麵包車,趕幾個小時的路,住最便宜的招待所,克服一切困難,只要能打上比賽就開心。”隊員冉星星回憶道。

  在2006年的重慶市青少年運動會上,陳家中學籃球隊嶄露頭角,一舉奪得團體第四名,這讓冉曉毅和學校都看到了希望。

  接下來的幾年,冉曉毅帶着學生們四處征戰,在市級比賽中捧回了一座又一座獎盃,這些榮譽也在激勵着大家刻苦訓練、頑強拼搏。

  籃球也在以獨特的方式回饋着這支隊伍:冉星星考上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彭浩考上了重慶三峽學院體育教育專業、陳力被中國礦業大學體育教育專業錄取……

  這支鄉鎮中學球隊的“逆襲”,讓許多家長和老師看到了另一種走出大山的希望,球隊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學校為他們提供了合適的場地,購置了專業器材。

  2017年,冉曉毅因工作調動不再擔任教練,彭浩接任球隊教練,在長沙鎮辦起了籃球訓練營,繼續培養籃球人才,由此,長沙鎮籃球隊的故事得以續寫。

  每逢節假日,彭浩都在交流群裏號召原陳家中學籃球隊的隊員們代表長沙鎮參加當地籃球賽,時間一久,鎮上的“球迷”都默契地稱他們為長沙鎮籃球隊。

  集結——

  一聲號召喚醒夢想,“老男孩”決定“最後一戰”

  球隊一路走來不容易,其中有幾年,由於初創成員陸續工作、成家,球隊幾乎散了。一場“村BA”比賽給了他們重聚的機會。

  今年7月,長沙鎮籃球隊隊員們都接到彭浩的電話:“大家好久沒聚在一起打球,要不我們也組織長沙鎮籃球隊參加‘村BA’?”

  老隊員劉益茂眼眶一熱:“我今年32歲了,青春離我們漸行漸遠,這可能是我們這些‘老男孩’的最後一戰了。”他三次向單位請假,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

  正在開網約車的隊員段理剛結束訂單,接到電話後,直接導航到長沙鎮,他已經好久沒摸球了。

  開州區“村BA”基層選拔賽當天,12個人從各路集結,整整齊齊,一個不少。

  雖然已經有多年共同比賽的經驗,但畢竟闊別已久,在一起磨合訓練的時間太少,也沒有充分的後勤保障,因此他們最初並不被人看好。

  第一場區縣選拔賽,憑藉多年默契,球隊以20分大勝對手,這讓大家燃起了鬥志,想打得更好、走得更遠。

  在區縣選拔賽一路連勝後,隊員們也找回昔日的狀態,配合也越來越默契。越來越多的村民成了他們的“粉絲”,不管他們到哪比賽,都有鎮上的球迷追隨,為他們心目中的“籃球明星”加油打氣。

  全國“村BA”總決賽前夕,在重慶集訓基地,隊員們在教練陳力的組織下,每天進行體能訓練、練習技戰術,每個人都仿佛回到學生時代。

  然而在“村BA”全國總決賽現場,長沙鎮籃球隊遭遇來自東南、東北賽區的強隊先後告負,一時間,這支“老男孩”隊伍士氣陷入低谷。

  在最後一場比賽前的會議上,隊長彭浩站了出來:“我們有17年積累的默契,即便年齡、身高、體力都不佔優勢,但我們站在全國總決賽的舞&上,就應該全力拼搏不留遺憾!”

  最後一場比賽,長沙鎮籃球隊對陣貴州省尚重鎮籃球隊,“村BA”西南大區比賽時,他們曾憾負對手屈居亞軍。而且,經過3日的比賽,隊員們的體力已經嚴重透支,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充滿頑強的鬥志,保持進攻節奏,最終取得比賽的勝利。

  終場哨聲吹響,在震耳欲聾的掌聲中,彭浩説,一場“村BA”大賽,圓了他們兒時的夢。

  傳承——

  17年前播下的種子,讓“籃球之花”在鄉村盛開

  17年一路走來,長沙鎮籃球隊的成員們從鄉村走到城市,卻又因籃球牢牢地與鄉村相連。

  籃球比賽是長沙鎮農閒、節慶必不可少的活動,有不少“鐵桿粉絲”,彭浩等籃球隊員一直堅持每年返鄉參賽,吸引了不少新鮮血液加入這支籃球隊伍。

  “00後”李俊傑從小就看長沙鎮籃球隊的球賽,也有了一個籃球夢,在彭浩的帶領下,他依靠籃球專項考入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學院,主修體育教育專業,儘管他年紀尚小,但籃球已經成為他繼續堅持的夢想。

  王又司與李俊傑師出同門,從小就愛打籃球,在13歲時看著教練彭浩代表長沙鎮參加開州區春節聯賽,讓他下定決心跟着教練打好籃球,“在16歲時,教練建議我學習體育,改變了我的人生,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走出了大山。”

  在長沙鎮上,這樣的故事還在繼續發生。

  如今,籃球改變的不僅僅是隊員的生活。隊員們在一場場代表家鄉“出戰”的重要賽事中也展示着開縣春橙等當地土特産,讓“美麗橘鄉”長沙鎮的名片走出區縣、走向全國,也為球賽賦予了一層為家鄉“代言”的意義。

  在當地鄉鎮幹部看來,長沙鎮籃球隊取得的不俗戰績,讓更多人了解鄉村、喜愛鄉村,增強了年輕一代對家鄉建設的認同感和參與度。

  在長沙鎮,“80後”球員依舊強勢,“90後”球員撐起一片天,“00後”球員嶄露頭角……

  現在,長沙鎮已陸續完善籃球場、健身廣場等設施設備,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等相關行業逐漸在鎮裏扎根生長。

  長沙鎮的中學如今都擁有了自己的籃球隊和標準籃球場,在專業教練指導下,多支隊伍在區縣和市級比賽取得不錯的成績。

  現在新生代的隊員們每每提起為何選擇籃球,都會自豪地提到打入全國“村BA”總決賽的“前輩”們,因為他們17年前播下的種子,正讓“籃球之花”正在這方鄉土上盛開。

  (本版稿件由記者劉衝采寫)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