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構建深化合作、互聯互通、共同繁榮的世界

  南非高等教育、科學與創新部部長布萊德·恩齊曼迪:

  推動科技創新 維護全球安全和發展治理

  “南非有幸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我國政府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我們堅定地相信知識和創新對於發展的重要性。”布萊德·恩齊曼迪&&,前不久,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習近平主席宣布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推動科技創新”也在其中,南非將大力支持和參與。

  在布萊德·恩齊曼迪看來,本屆科技交流大會的成功舉辦,正是將習近平主席的願景迅速轉變為了實際行動。“當前,國際團結和多邊主義受到了一些國家威脅,我們更需要保證全球真正包容治理、反映發展中國家的關切。科技創新可以並應該在這一目標中發揮關鍵作用。”布萊德·恩齊曼迪認為,本次大會發布的科技合作倡議以及“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專項合作計劃等,必將有助於維護全球安全和全球發展治理。南非已準備好和中國以及其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一道努力實現這些目標。

  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加強全球治理?布萊德·恩齊曼迪建議可以從3個方面採取行動。

  “首先,對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新興技術缺乏包容性全球治理,是全球安全最嚴峻的挑戰之一,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布萊德·恩齊曼迪&&,南非非常支持中國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建議召開一次與此相關的專門會議,進一步商討有關細則。

  第二,布萊德·恩齊曼迪建議重視投資與科學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比如研究專用的高速通信網絡、雲計算和超算設施以及專門的實驗室。

  最後,布萊德·恩齊曼迪談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要想實現深化合作、互聯互通、共同繁榮的世界,就要堅持發展科學這一普遍價值觀念。“科學通過分享經驗和專業知識實現進步,我建議啟動專項計劃,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跨國研究和創新合作。南非願為此作出貢獻,我們將在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計劃下,參與多邊科研創新項目,分享南非國家研究基金會的經驗。”

  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創新署署長拉克薩納·特裏·漢多科:

  期待與世界各國的 創新研發機構開展更多合作

  主旨演講中,拉克薩納·特裏·漢多科首先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印度尼西亞在科技創新領域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國際合作項目。

  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創新署目前一共由49家機構組成,其中包含印尼國家研究技術部,4家專業機構以及44個研發單位。

  “我們主要有三個角色。首先,是最重要的政策建議的決策機構;其二是地方及全球合作和外部資金的執行機構;三是資金投入機構,我們需要統籌各類資源,更好地去支持各類科技研發。”他&&,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創新署重構了一個資金髮放計劃,要遵守五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是所有的流程都是在線進行;二是全年開放、面向所有的人;三是根據研究記錄進行綜合評估;四是構建了國家研究人才創新管理&&,更好有助於研究人員的流動;五是加強創新研發,提高整個印度尼西亞研究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

  拉克薩納·特裏·漢多科&&,當前印度尼西亞在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投入還比較低,希望能在未來有所改變,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體量,“我們希望能更好地發揮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多樣性這個優勢,在將來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多的合作關係。”

  演講最後,拉克薩納·特裏·漢多科向全球的研發機構和科研人員發出邀請,“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不斷釋放更多潛力,去鼓勵和支持全球參與到科技創新中。我們所有&&都是全球&&,秉持着開放的原則,面向全球所有用戶開放。我們也非常支持各類研究人員和資金的流動,不論是客座研究員還是博士生,都能實現更好的人員流動。我想向每一個人發出邀請,期待能夠與世界各國的創新研發機構開展更多的合作。同時,我也相信‘一帶一路’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連接紐帶,讓更多科研人員加入到印度尼西亞的科技創新當中。”

  蒙古教育科學部部長恩赫阿木格朗:

  加強區域合作 讓科技創新産生實在效果

  “我們正處於科技創新領域變革的激流之中。科技創新飛速發展,正在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變革時代。”蒙古教育科學部部長恩赫阿木格朗説,亞洲各國特別是中國在科技領域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對整個區域乃至全球都産生了深遠影響。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極大地推動了科技變革,並促進各國合作共贏,共謀發展。這不僅僅是技術進步或是技術成就,更體現了我們共同塑造未來的關鍵所在。

  恩赫阿木格朗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是民心相通,連心之路、創新之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科技創新合作,讓科技創新産生實實在在的成果、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

  “當今時代,複雜的全球問題需要多方的參與,也需要跨學科進行解決。”恩赫阿木格朗説,因此,我們必須整合各個學科的專業知識,從整體上觀察這些問題和挑戰,才能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蒙古早就認識到區域合作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建立聯合研究中心和創新集群,匯聚資源、各學科領域專業知識,激發創新思維,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衞生危機、可持續發展以及資源管理等共同面對的挑戰。

  “中國和蒙古之間的科技創新夥伴關係是基於相互支持和相互促進的,我們不僅孕育了一批科技創新聯合成果,也成立了聯合實驗室等聯合科研合作項目,促進共同發展、共同進步,這些密切的合作證明了蒙中科技創新夥伴關係的強度、深度,這種合作已經跨越了邊境。”恩赫阿木格朗&&,本次會議為加強科技創新區域和全球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讓我們攜手開創一個協作無界、互聯互通、繁榮發展、知識驅動的美好未來。”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卡斯特·芬克:

  中國已建立 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

  卡斯特·芬克現場分享了全球創新指數的最新排名。

  “全球創新指數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系列指數,它已經衡量過超過130個經濟體的創新表現。”卡斯特·芬克介紹,全球創新指數來自一個非常完整的框架,需要捕捉來自於7個主要支柱的表現,其中5個叫創新投入風向指數,另外2個叫創新産出風向指數。比如創新投入風向指數,會評估監管環境、商業環境、人力資本、教育研發等方面,通過捕捉這些表現,最終形成全球創新指數。

  “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瑞士、瑞典、美國分別排名前三,中國排在第12位。”卡斯特·芬克説,全球創新指數每一年都是動態變化的,比如2023全球創新指數提升快的國家有伊朗、印尼、菲律賓、越南、中國等,伊朗從113名上升到62名,中國已經建立全球領先的具有深遠影響的科技集群。

  “我們發現,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一旦達到一個相對線上,科學創新就能夠很好促進經濟發展。”卡斯特·芬克説,創新也具有一定的地理聚集性,在許多大都會區可以更好地實現科研機構的集群效應,進而發揮規模效應。

  卡斯特·芬克指出,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科技集群百強顯示,第一是東京—橫濱區域,第二是深圳—香港—廣州區域,中國的北京,上海—蘇州區域也在排名前十的集群中。卡斯特·芬克&&,今年,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具有最多的集群,已在全球百強科技集群中佔到了1/4。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

  “智慧材料”是 未來材料科學的發展方向

  “材料對於人類發展至關重要。人類文明發展階段都是用材料命名的,比如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等。”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圍繞材料科學的未來進行了分享。

  他認為,目前,全世界把太多的關注放在主流材料上,比如建築領域依靠鋼材,電子領域依靠硅材料,航空航天依靠鋁合金、鈦合金等。但是,我們不應該成為材料的“奴隸”,被材料本身的性能限制和束縛,而是應該努力研究開發滿足我們需求的新材料,“推動材料科學的發展,要實現材料功能的可編程。”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是石墨烯的發現者之一。石墨烯材料雖然結構簡單,但具有優異的導電性、柔韌性、延展性等特性。過去幾年,他的團隊一直在開展相關研究,增強石墨烯材料的特性和應用,同時努力實現石墨烯的量産。

  “我們已經在重慶落地發展了5年,我們在重慶的研究院——重慶諾獎二維材料研究院,是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的。”他&&,如何實現石墨烯的量産,是該研究院關注的重點領域。

  實際上,除了石墨烯以外,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的團隊也把視野拓展到其他二維材料,通過對不同材料特性的排列組合和研究開發,為創新性地開展未來材料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那麼,未來材料科學將如何發展?

  在他看來,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材料科學的發展,讓未來的材料具有智能性,也就是所謂的“智慧材料”,它可以有記憶,通過學習擁有特定功能。舉個例子來説,比如可自愈的材料,大家的車被劃了一道劃痕,它可以像人劃破一道口子一樣,自己慢慢實現“癒合”。又或者,通過新材料製成智能藥物,通過消化道智能輸送到病灶所在之處,更及時、有效地對患者進行治療。

  “雖然有些還是研究設想,或者還處於基礎研究階段,從實驗室走到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是可以實現的。”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重慶,他的團隊將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深入合作,“這些智慧材料、可編程的材料、可定義功能的材料,就是未來材料科學的發展方向,能讓未來的世界更加綠色、智慧、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

  強化科技創新合作 大學應發揮更大作用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創新與國際合作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是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關鍵因素,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關注的重點方向。”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説,大學更要在培養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強化科技創新合作、服務社會發展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中擔當更重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王希勤認為,大學要牢牢把握教育的“全面性”價值取向,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鋪就“人才之路”。大學要努力把個體發展的全面性和社會發展的全面性相統一,既要加強對受教育者的“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要加強通識教育和專識教育,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之才;更要加強“超越性教育”,突破“功利性”教育的片面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共同體意識、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意識、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大學要牢牢把握“三個第一”的更好結合,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鋪就“創新之路”。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前提,創新是工業化的第一動力。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與共建“一帶一路”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攜手實現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是教育的龍頭,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二者各有優勢,彼此的結合可以將科技第一生産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更好地結合起來。大學與企業要開展深度合作,攜手解決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防災減災、公共衞生等問題。

  王希勤説,大學要牢牢把握“人類文明新形態”,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鋪就“文明之路”。“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大學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推動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論研究者和思想傳播者,對推進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發揮着獨特作用。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