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青年科學家建言 為“一帶一路”注入綠色動力

  11月6日,“一帶一路”青年科學家論壇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聲音】

  人類的健康、文明的繁榮與星球系統有着千絲萬縷的&&,自然環境的完整性是確保人類持續健康的基礎。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更應該攜手努力,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應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連通水系魚道,加大增殖放流,實現水電開發與生態建設的良性互動。

  塑料污染已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治塑降污刻不容緩。

  當前人類面臨着哪些生態環境問題?各國該如何聯手共同守護地球,促進綠色發展?11月6日,“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舉辦青年科學家論壇,邀請“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的青年科學家,圍繞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進行交流探討。

  巴西科學院院長Helena B.Nader、緬甸科技部部長Myo Thein Kyaw、摩洛哥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與創新部部長Abdellatif Miraoui、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貴雲出席活動並致辭。

  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朱永官引入了“星球健康”概念。他指出,人類的健康、文明的繁榮與星球系統有着千絲萬縷的&&,自然環境的完整性是確保人類持續健康的基礎。

  “土壤是地球的皮膚,土壤中富含的微量元素、微生物等被稱為人類的‘天然藥箱’,但現代農業的發展卻一定程度破壞了土壤健康。”他舉例説,施用含有大量抗生素的除草劑、殺蟲劑,就會打破土壤微生物的結構平衡,在土壤中産生一種抗性基因,導致致病菌耐藥性增加,有可能形成一種殺不死的“超級細菌”,對全球公共衞生安全構成威脅。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哲探討了水利工程對環境保護的利弊。他説,水庫攔截改變了河流自然徑流與物質能量循環,由此可能産生的水環境與水生態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其中最不容忽視的就是潛在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

  “塑料污染已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治塑降污刻不容緩。”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蕾直言不諱。

  來自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生産的塑料超過4億噸,約有上千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這些塑料碎片進入環境系統後,可通過空氣、水源進入人體。

  “人類每週微塑料吸入量相當於一張信用卡。”李蕾坦言,這些塑料顆粒會破壞人體器官屏障功能,影響生殖健康、腦健康。

  綠色發展成為“熱詞”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該如何破解?

  在朱永官看來,保護地球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更應該攜手努力,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星球健康’特別強調將過程與健康相&&。例如,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可能導致農作物微量元素的稀釋,從而影響一個區域人口的微量元素整體攝入。”朱永官説,因此,面對生態環境的共性問題,各國應該攜手並進,開展更多跨地域、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更好地管理自然生態系統,保障人類健康福祉。

  李哲認為,像水庫、電站這樣的水利設施,在建設中應該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僅要深挖清潔能源的發電潛能,加快流域梯級水光互補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讓資源最大化利用,還應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連通水系魚道,加大增殖放流,實現水電開發與生態建設的良性互動。

  尼泊爾水資源豐富,境內擁有將近6萬條河流。在尼泊爾高級技術家TISTAI看來,水資源保護是當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近年來,他們對鄉村和城市水質進行了分類監測,以研究方向為引領,實施“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將一批科研人才培養成“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的複合型人才,在水源乾涸、地下水過度開採、水污染等前沿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新技術新成果亮點紛呈

  在當天的論壇上,國內外專家還就綠色發展的前沿技術成果進行了講解、展示。

  “健康、乾淨的水源是維護公眾健康的基礎。”埃及國立研究中心副教授Mahmoud Gad分享了其在微生物領域的研究。

  他説,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條件,在埃及,他們就成功運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讓微生物從污水中獲取養分,有效降解了廢水中呈溶解態或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

  “與傳統的過濾、沉澱相比,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因不産生二次污染,對環境也更為友好。”Mahmoud Gad説。

  “在四川與雲南交界的金沙江上,世界第四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落成後,使這一地區的生産總值從20年前的不足2000億元,增加到去年的16000億元。”在李哲看來,建設溪洛渡水電站正是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水電站的修建改善了金沙江沿線的生態環境,得益於此,沿途村民轉變生産方式,實現脫貧致富。”李哲説。

  當天,來自莫桑比克的農業教授Jose Bofana分享了他們在智慧農業方面的成果,利用衛星遙感技術,他們能精準監測農作物的生長過程,為農業産業的布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譬如,目前我們建立了國家農業氣候發布榜,依託歷史數據的分析,就能預測颶風等不利天氣的發生,減輕氣候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Jose Bofana説。

  □本報記者 左黎韻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