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3重慶市科協年會舉行 院士專家與中學生分享“逐夢”故事

  圖為2023重慶市科協年會院士專家與中學生對話專項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1月3日電(陶玉蓮)“請問老師們在科研道路上,持續保持熱情的驅動力是什麼呢?”“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會給自己設定目標嗎?”11月3日,2023重慶市科協年會舉行,在院士專家與中學生對話專項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應用地球物理學家、工程管理學家何繼善,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夏慶友,中國船舶集團風電學科帶頭人韓花麗三位科學家與中學生展開了一場近距離的科學對話,分享了他們的“逐夢”故事。

  活動共設置主題分享、沙龍對話、現場提問等環節。在主題分享環節,三位科學家圍繞“我的科學觀”“我的科學路”兩個話題,分享自己對科學在人類歷史上的偉大作用的觀點,以及自己與科學結緣的故事。

  “我從事的是地球物理工作,任務就是為地球‘把脈’。”何繼善院士分享了自己顛沛流離的少年時代及科學路上刻苦求學的經歷,“我深知接受教育的機會來之不易。大學時刻苦、有效地學習,畢業之後被分配到大學擔任教師和從事科學研究,而後隨着祖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夏慶友教授分享了自己與蠶桑結緣的故事,“在純正的農村長大,十分親近自然”,養蠶過程中適時眠除、提青分批、眠中管理、適時餉食,這些童年的記憶已經深深地刻在腦海裏。工作後帶領團隊擔負着發展科學、革新技術、振興産業、弘揚文化的責任,“養蠶是中國傳統工藝,希望能借助文化優勢,打造一條包含科學、技術、産業、文化的新‘絲綢之路’”。

  韓花麗博士則科普了風力發電,並講述了從組建團隊到不斷探索最終自主開發的經歷。“中船海裝(中船海裝風電有限公司)因風而生、追風而行,讓一台&‘海裝造’風機挺立於高山大海、戈壁草原,把大自然的風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用綠色能源點亮了萬家燈火。”

  來自巴南區的三位科學少年代表也分享了自己與科學的故事。清華中學的張京晶從雨後探究一滴水珠的滴落狀態到求證自己的猜想。他説,目前我們探索的科學僅僅展露了它的冰山一角,寰宇之中還留有太多的可能性等待着我們深度發掘利用;重慶市實驗中學校的賀耀龍想要做一個用於自行車座椅的智能升降裝置;巴南區龍洲灣初級中學校的李家樂從生活的點滴細節中發現了科學的奧妙。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